天庭初创之时,因没有神仙班底,昊天上帝特此命令仙道十二脉首领称臣,入天庭值班服役,然而仙道之人逍遥自在,长生久视,岂能甘愿套上束缚枷锁,为天庭所役使用,奈何昊天上帝贵为天帝,而天庭执掌三界乃是天道大势,其势不可阻挡,故此,阐截二教再三相商,共议封神榜,以应付昊天上帝的晃晃威势。
元始天尊,太上道祖,通天教主,三清教主决议为三教之中福缘深厚者为仙道,根基浅薄者入神道,以充入天庭神职之位。
然而在此之前,天庭是没有封神之权的,昊天上帝虽然贵为天皇天帝,但因即位不久,根基尚且不稳,封神之权还在人皇手中,而人间界虽然自帝禹家天下之后失了大义,人皇不复存在,但是人皇余泽尚存,还掌有封神之权,其中夏商两朝更是俱皆以为祖先神为天帝,而不奉祀昊天。故此昊天上帝借此天庭封神大势,创立后天神道。欲以此褫夺人皇封神之权。
当时殷商有八百诸侯国,西岐之地有周部落,其首领西伯侯姬昌为上古人皇轩辕氏后裔,昊天上帝为改皇权神授为君权天授,决定扶持周部落。收其首领为天之嫡长子,以取代奉祀祖先神为天帝的殷商王朝。
当时人间界有很多炼器士,仙道中人占据灵气充沛的名山大川,不入天界受高寒。
其中元始天尊盘踞横贯三界的昆仑山,为仙道之宗主,殷商帝文丁十年时,32岁的姜尚登上昆仑山玉虚宫,拜入阐教门下,成为元始天尊亲传弟子。不久封神大业缓缓开启,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太上道祖共商封神榜,上榜之人日后俱皆要由仙道转入后天神道,由于当时元始天尊阐教中人大多是福缘深厚的仙人子弟,太上道祖的人道众人俱皆是人间高德名士,而通天教主的截教收徒却是有教无类,大多是披毛戴角,湿生卵化之辈,因其教众福缘浅薄,故三教相商榜单,元始天尊与太上道祖欺压通天教主,由此封神榜上多是截教中人,
神榜初定,却还缺一主持人,元始天尊为保持商定成果,召来上山刚满四十年的小弟子姜尚,哄骗他说根基不厚无缘成仙,只得享人间将相富贵,但是大业功成之时,还有上山之日,然而若是姜尚没有修仙根基,又岂能拜入元始天尊门下。成为首代弟子,不信请看他的师兄都是些什么人。有仙人班手,佛祖源流燃灯道人,有元始长子南极仙翁,有福德真仙云中子,有玉虚仙首十二位金仙,而姜尚区区一介凡人,若是根基浅薄,又如何能与他们并列,拜入元始天尊门下,甚至成为极有可能的关门弟子呢?
上山四十年的姜尚原本是想修一个不朽不灭的上仙之体,师尊的安排却是让他如坠冰窖,无奈只得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期待来日功成之时,再上昆仑得享仙道。
帝辛九年,姜尚走下昆仑山,由清虚圣境走下滚滚红尘,六年后赴往西岐垂钓隐居,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终于在八十岁时,遇上西伯侯拜为上相,姬昌奉天承运,顺天应命,起兵讨伐崇侯虎,称王诸侯国,改元为受命,同年冬月却大业未竟而薨逝,次子姬发即国君位,是称周武王。
武王废弃自夏以来的奉祀祖先神为天帝的国祀大统,即不奉祀姬姓的始祖轩辕皇帝,而改奉昊天上帝为天帝,周国上相为姜尚,姜姓始祖乃是上古人皇神农氏,自此炎黄二脉的人间嫡系魁首,俱皆改奉昊天为天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