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晒结婚证
试着分析为什么这个活动能有很大传播量?
情人节秀恩爱 事件经过:
情人节不是应该晒玫瑰秀恩爱吗?怎么秀结婚证呢?突然一夜之间大家都结婚了,纷纷在朋友圈刷起了结婚证。
原来,这些结婚证是由一款制作H5的 App——“爱分享”为情人节特地制作的,据统计,当天的结婚证生成量超过1000万,新增粉丝100万,微博搜索量400万,排名热搜榜第二名,最高每秒有30000多人同时在线,这个H5甚至一度被微信封杀,就连“华妃娘娘”蒋欣也在微博上晒出了她的“结婚证”,引来粉丝围观,不少粉丝更是信以为真。而“爱分享”app排名从“摄影与录像”类别点150名上下徘徊,直接瞬速蹿升至第12名。
为什么这个活动会有这么大的传播能量?
先从运营控第三次作业分析课时,飞鱼船长教授的方法分析这个活动为什么火以及成功之处,他教授的方法是
1.去洞察用户的需求
2.找到普通消费者共鸣
3.连接产品的利益点 把产品共鸣的点与产品的功能点结合起来。
4.触及某种关键时刻
1.去洞察用户的需求
情人节针对的群体有哪些?情侣以及单身狗,并且大多是年轻人。
他们的需求是什么?情侣是秀恩爱,秀鲜花,秀男朋友好浪漫,秀女朋友多美丽,然后获得一大批点赞。单身狗?应该啥都有,有不关我事型,有想掺和一脚,假装我有男/女朋友型,有最烦你们这些秀恩爱型等。分析得出情侣和部分单身狗的需求都是秀另一半,秀恩爱。
“情人节晒结婚证”满足这点。
2.找到普通消费者共鸣
什么是共鸣?站在用户的角度即是“ta写(表达)了我想说的”。
因此上文说的用户需求即时秀另一半,那么如果用文字或者图片的形式表达这种感觉呢,让用的人体验到“对,这个能表达出我的想法”。
那么什么样的东西能秀出“另一半”,鲜花?(可能别人以为是自己买的,不够,pass),和另一半的戒指照?(有这个可能,但是我的手和图片上不像哇,是不是会穿帮?受众受限,pass),对,那就是结婚证了,修改个名字即可,方便快捷,不担心穿帮,还能讨几个红包份子钱,所以就晒结婚证了。
3.连接产品的利益点 把产品共鸣的点与产品的功能点结合起来。
前面把想法想到了,这一步也很容易实现,如果我是这次活动运营,我会这样跟技术,设计沟通“图片上只显示两个结婚证正面,和一个结婚证内页,图片上方要有“爱分享”的logo,用户通过短链接输入姓名即可生成自己的结婚证图片”。技术手段很容易实现,那么如何跟产品利益点结合呢?
“爱分享”是什么?是一个h5制作app,即一款人人都可以通过它设计单张海报/多张海报连看的制作器。情人节晒结婚证的活动不仅告诉用户动动手指就可以制作属于自己的h5,宣传了爱分享简单快捷易上手的特点,还在海报上嵌入爱分享logo,成功使得用户在传播这次活动中,也传播了爱分享。
4.触及某种关键时刻
这个活动为什么不在五一,为什么不在中秋,要在情人节?因为情人节才是这次活动的”关键时刻“,因为情人节是一次全民集体晒恩爱的节日,要在这个氛围下,这个活动才能顺势而为,让更多用户玩这个游戏。
七夕可以吗?也许吧,但已经玩过的游戏如果直接照搬想要成功很难说,并且七夕的氛围没有情人节浓。也许愚人节晒假新闻会成功吧。
简单,满足炫耀,传播策略,积极快速应对活动中出现的危机也是情人节晒结婚证活动成功的元素
5.体验足够简单
这个很好理解,如果这个活动设计成需要用户上传照片,生日,手机号(结婚证上没有手机号,但有些商家会考虑通过活动获取用户手机号信息),姓名等方式,这个活动也不会这么火。
并且用户通过输入姓名后生成自己的h5传到朋友圈,这即时一种传播,它刺激了更多的用户前来围观使用,引发二次甚至三次传播。
6.满足炫耀的心理
朋友圈晒结婚证抓住了人们在情人节“秀恩爱”的需求,在情人节当天宣布领证,肯定好多朋友点赞,并且还可以正大光明的秀恩爱,骗一骗人也挺好玩,为什么不试试呢?
7.前期积累忠实用户,后期传播策略得当
h5是一个年轻人玩的比较多并且互动属性很强的制作器,因此爱分享在之前通过分享和互动沉淀的用户喜欢新鲜事物,并且还有一定数量的忠实用户,因此转换率高。
另一方面传播策略:爱分享团队会从多渠道去测试精准人群和多形式包括直接引导制作、图文塑造用户心理后再引导制作两方面去挑选一个转化率高的方式all in 全力引爆跟推广,这是活动引爆的一个重要点。
8.积极快速应对活动中出现的危机
上文提到过:这个H5甚至一度被微信封杀。但好在爱分享团队在过去的一年中踩过的各种坑,积累的经验让团队做快速的决策和调整,及时解决了问题,让用户可以继续玩下去。
有时候活动中很难预料到会发生哪些问题,因此活动过程中密切关注,并有应对的解决可能出现的危机才能让活动顺利进行。
最后用一句话做结尾:一个成功的营销活动,从来都不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