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不那么容易吃到家乡的产品了

几天前吃早饭的时候,同事感慨手里的茶叶蛋蛋黄颜色淡质地松,很是怀念小时候吃的鸡蛋蛋黄金黄质地紧密的样子。话题于是展开,在早餐前得出的共识是:现在,我们好像不那么容易吃到家乡的产品了。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吃的面粉是家乡面粉厂的,吃到的蔬菜是附近农民地里种的,鸡蛋是附近农民或者养殖户养的,类似的包括猪肉、鱼等主食。除了极少数诸如海鲜、山珍等地域性产品外,大多数产品都是自产自销,就近消化。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的发达,这一切竟然掉了个个儿,面粉是外地的,果蔬是外地的,肉蛋是外地的,就连辣酱这些也都是外地的。难道本地的就一定不好外地的就一定好吗?难道外地产的不远千里运过来会比本地的便宜?难道生养我们数十年的故乡生产的特产顷刻间就没了吸引力?简单的经济因素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吗?看似寻常的背后,究竟有怎样的玄机?我是个爱钻牛角尖的人,就此展开了一些思考,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一下我的理解:

第一,这是市场经济营销的结果。本质上,这是打造资源稀缺性惯用的手法。商业贸易的本源就是各地的“互通有无,贱买贵卖”。资源稀缺性,在有效规避同等竞争对手的同时,掌握自主定价权。海鲜和山珍是如何从海边和大山里行销全国的?就是因为平原内陆不产这些。物流发达的今天,交通问题对于绝大多数地区已不再是困难,为了攫取更多的定价权和屏蔽更多的竞争对手,人们需要把更多的外地商品引入(把当地产品更多的卖到外地去)以获取利润。这就造成供求两端都失衡的局面:外地商品太多挤压了本地商品的空间;本地商品外销太多消减了对本地人民的供应。不容易吃到本地产品也就毫不意外了。

第二,这是消费者虚荣心和攀比心理作祟的结果。俗话说的好,“这山望着那山高”,就像不少父母嘴里最爱念叨的“人家孩子”,很多妻子(女友)嘴里不时出现的“人家老公(男友)”一样,人们总觉得别处的东西应该会比当地的东西好那么一些——不然为什么能卖到这里来呢?看到身边的人都吃了买了,自己不买不吃就显得很没面子——营销上管这个叫‘同侪压力’。这样的情形引发的从众心理,让外来产品成了香饽饽。与此同时,大家会觉得自己生于斯长于斯,对这块土地十分了解(其实未必),道听途说、耳濡目染,形成了固有印象,大多不肯相信附近的乡农能生产出来多好的东西:“就隔壁阿二那个怂样,他能种出来好东西?”“哎呦,西村阿强养的鸡都是饲料喂出来的,吹什么绿色鸡蛋,哄哄外人还可以,休想瞒过老娘我的钛合金眼。”举个例子,焦作温县的辣条(是的,你没看错也没听错,我说的就是最近莫名火起来的辣条)产能行销全国,但“征服不了温县”——因为温县的孩子吃的都是别处的辣条。实事求是的说,外来的产品都比本地产品好吗?外地的阿二阿强一定比本地的阿二阿强们忠厚老实言而守信不忽悠不欺骗吗?退一万步说,单比农产品,外地的水土一定比本地更好吗?想都不用想,这不可能!尺有所长存有所短,一方水土就算再怎样不堪——只要不被工业污染水质土壤导致重金属超标——也是会生长一些圣物的,全面压倒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可是除了极少数人偶尔感慨一下外,谁会在意呢?

第三,这是人们出于生计的宣传需要。这里的人,指的是直接从事产品销售的人员和间接的贸易从业人员。往小了说,他们是小商小贩、商超量贩(其实这个从业人数也不小了)和附属的采购、配送人员;往大了,国际贸易人员、海关商检检验检疫工商税务都在其列。商品流通养活了这些人,这些人又反哺着他们的家庭亲友,成为社会的一部分。所以,主观客观、宏观微观,大家都在说外来产品的好处:多一种选择啦,生活更美味啦,营养更丰富啦,生活更美好啦,幸福指数高啦,国家富强人民开心啦,似乎不消费外来产品就是选择贫瘠乏味脱离主流低级趣味一般。除了部分恶意炒作之外, 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现象不能以好坏来评判,只能说存在即是合理,毕竟大家都是为了吃饭。

第四, 所谓的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为什么要把这么或许本该是最根本的因素放到最后呢?因为在我看来,就目前阶段而言,除了少数地区的少数产品(如大棚菜)等存在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外,大多数地方的生产能力大差不差, 所谓的比较优势并不明显甚至并不存在。而在不存在比较优势的情况下,周转商品必然会产生物流成本无法有效分摊,最终推高了商品价格。没有产能的差别,运费成本无法分摊,自然就无法赚取利润,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农产品很容易出现滞销情况的原因之一。而如果你仔细研究农产品所在地区的情况会发现,就在距离哭天抢地的农户数十公里的城镇,菜价一样高的离谱。

生活的本质是什么?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如果我们连家乡的产品都不肯支持不肯相信了,谈什么立足当下?如果我们都不相信自己家乡的产品,把希望寄托在和我们想法一样的外地产品上,又有什么未来呢?而如果我们连生养丧葬我们祖辈、供养我们千百年的土地都不再相信、不再亲近,吃不到买不到它的产出,又谈什么故土难离、故乡难舍呢?国家如是,乡土如是,旅游如是,衣食也应如是。

饕餮于各地美食的吃才们,多多关注一下故乡的农产品吧,一方水土,一方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530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6,4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120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70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58评论 5 36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4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1评论 3 39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7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931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5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51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0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6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42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93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是儿子班上的家委成员之一。早上送完孩子,被S同学的家长拉住,聊了半天。原来家长在帮孩子洗澡的时候发现,孩子屁股上...
    等风来Lris阅读 558评论 0 0
  • 当我从扮演首届杨凌小麦文化节活动的“农神后稷”,到从主持人手里接过镰刀,走进金灿灿的麦田里,迎着火热的太阳,挥汗如...
    高安让阅读 159评论 8 9
  • 小时候, 家就是妈, 妈就是家。 没有妈, 哪有家。 说是要回家, 其实是找妈。 妈妈您在哪儿? 在哪儿都是家。 ...
    小泥壶阅读 288评论 1 1
  • 虽然已经回不到以前,但那段回忆是致命的,仅以此文致我最爱的她。 我叫陈飞,那时的我不务正业,误入歧途,做了一个混混...
    夜风雨阅读 241评论 0 0
  • 我的前半生已经过完了,后半生从遇见grace开始!也许我只是Grace众多微友中的一个,但你却渗透进我的生命里,对...
    Susan姗姗阅读 21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