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炯
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自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译文:
三峡全长有七百里,都说巫峡最长。
山林放眼看不到尽头,山峰高耸入云。
陡峭的山壁成为了天然的屏障,青苔生长其中如同画卷。
即使在夜里也能清楚的看见其下的水流汹涌湍急。
做人忠诚诚信是我践行的原则,即使身在这湍急的河水中也没什么可恐惧的。
现在的我可以去好多地方游玩。
君王也不知道现在在哪里,一心为国的我并没有得到他的欣赏。
在这深夜的山林里回荡着猿猴的鸣叫声,在路途上的我悲伤到忍不住留下了眼泪。
赏析:
这首诗应该是作者在官场失意时为了宽慰自己而写下的,很可能被罢免了官职。途径巫峡看见了险峻的景色后想起了自己官路坎坷进而发出感慨。
“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
三峡全长七百里,都说巫峡很长。
第一句起笔说这首诗在说三峡里面的巫峡,巫峡在世人的眼里的特点是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重岩”:重迭的山岩。常指高峻、连绵的山崖。
“窅( yǎo )”:远望。
山崖延绵不尽,山峰高耸刺破天际。
这句描述巫峡的壮丽巍峨。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莓苔”:青苔。
“锦章”:美丽的斑纹。
陡峭的山岩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青苔蔓延遍布如同破碎的画布。
山岩上青苔遍布,可见山林中空气湿润。只见青苔不见植被可佐证之前“重岩窅不极”,全是岩石没有植物。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在晚上的时候也能清晰的看见水流激荡迅猛。
前面四句都在交代环境,后面三句都在说地势凶险。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蹈”:遵循、实践、履行。
忠贞诚信是我的为人准则,即使现在处在这样艰险的环境里又有什么可害怕的了?
此时已经从叙景转成了叙事。之前的诗句交代过巫峡的险峻。作者感叹说因为自己是一个诚信的人所以在这个险峻的环境里行舟是没必要担心的。诚信与景物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的,那作者就是正在处在一个危机的事件里。但他不认为现在的情况会影响到他,因为良好的品质就不会让他犯下大错。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砥柱”:山名。又称厎柱山 、 三门山 。在今 河南省 三门峡市 ,当 黄河 中流。以山在激流中矗立如柱,故名。今因整治河道,山已炸毁。
“吕梁”:山名。在今 山西省 西部,位于 黄河 与 汾河 间。主峰在 离石县 东北。 夏禹 治水,凿 吕梁 以通 黄河 ,即指此。
现在的我可以去周围的山里游玩。
之前说巫峡险峻时是在隐喻身旁的危机,那此处说其他景物既是在说自己得到了逍遥可以各处云游,也可能在隐喻自己还有其他的人生选择。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自芳。”
“美人”:喻君上。《楚辞·九章·抽思》:“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
“灵芝”:比喻杰出人才。
君主现在又在做什么了,让我这样优秀的人才只能自己无所建树。
这句很明显的透露出了作者是在官场上遭遇了挫折。“灵芝徒自芳”说明作者对自己的才学非常有自信,因此自比为“灵芝”。但即使被君主放弃了也依然相信自己的优秀,所以依然会孤芳自赏。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征客”:指作客他乡的人。
在这寂静的夜空下山林里传出了猿猴鸣叫声,让身在此地的我忍不住悲伤落泪。
三峡猿叫的声音在我国文化里的特性以及历史中的象征多用来与人的悲伤共鸣。由此可见作者之前所说的一切不过是自我纾解罢了,他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洒脱,很想留在君王身边。他舍不得自己一身的才学不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