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年幼时,自感记忆力差,读书时格外用功。
老师讲课完毕,照例要温习功课,别人读几遍就合上书本去玩了,而司马光不然,独自一人坐在教室里,放下窗帘摒绝外面的声响,一遍一遍反复诵读。
他据此总结出的经验是:“用力多者收功远。”
司马光做官以后,尽管公务繁忙,仍能利用点滴时间多读多思,坐在马上赶路也要诵读。
久而久之,知识越积越丰富,终成一代大家,他笔下的《资治通鉴》是规模宏大的编年体史书的典范。
其实,何止司马光,举凡在各自领域有较大建树的人,无不是“用力多者”,下了太多功夫,流过太多汗水,才能有所成就。
西晋时期的左思因为写成《三都赋》,而导致“洛阳纸贵”。在此之前,左思曾写过一篇《齐都赋》,足足花了一年时间。而写作《三都赋》,则花了他十年时间,真可谓“十年磨一剑”。
在这期间,他闭门谢客,无论是家门口、庭院中还是厕所里,都摆放着笔和纸,随时想出一句,就马上记录下来。靠着日拱一卒的韧性,左思的文章不仅著名于当时,也传之后世。
每个人的境遇都不相同,但只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迈出行动的步伐,就终能抵达理想的峰峦。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有名篇《醉翁亭记》,第一句是“环滁皆山也”,这么简单的一句,据说是撕烂好多稿纸才得来的。
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欧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顷有人买得他《醉翁亭记》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
天资聪颖的人,倘若自恃聪明而不用功,最后也一事无成,而若能选定目标,持之以恒努力,则必有所成。
《中庸》有云:“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虽愚必明,虽弱必强。”
坚信“用力多者收功远”,必会有不一样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