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的五个误区,您陷入了吗?

感统训练是一种重要的儿童发展领域,能够帮助孩子提高感知、协调和自控能力。

然而,有些家长对于感统训练存在一些误解。


误区1:孩子现在还小,长大就好了

孩子容易哭闹,注意力不集中,语言发育迟缓,黏人,身体协调能力差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的这些问题都是因为年龄小导致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消失。

然而,感统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正确的刺激和训练才能得到发展。


如果忽视孩子的感统问题,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早期的感统训练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感知和协调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家长没有给孩子提供足够的训练和学习机会,

那么感觉统合能力便无从发展。


误区2:感统失调是一种病

感统失调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发展延迟或困难。

它可能表现为孩子在感知、协调和自控方面的困难。

其实所有孩子身上都存在感统失调,

只是程度上有不同差别而已。

感统训练通过刺激感知系统,帮助孩子建立更好的身体感知和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如果不及时通过针对性的感统训练及时改善,会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身体协调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误区3: 普通的孩子不需要感统训练

不少家长认为感统课程是给特殊儿童上的课程,我的孩子不需要。

但其实感统训练不仅适用于感统问题明显的孩子,对于一般的孩子也是有益的。

每个人的生活学习都离不开感觉统合。

感统训练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专注力和协调能力,增强身体控制和自信心。

它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基础。

即使孩子没有明显的感统问题,感统训练也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感知和自控能力,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误区四:感统训练就是体育课

感统训练并不只是体育课上的活动。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训练计划,结合了物理活动、认知任务和感知刺激。

感统训练可以通过不同的活动和游戏来刺激孩子的感知系统,提高他们的感知和自控能力。这包括平衡练习、身体反应训练、感知刺激游戏等。

体育课只是感统训练的一部分,但并不代表全部。

体育运动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肌肉与神经发育,

但是它对身体感官的刺激非常有限,所达到的效果也并不明显。感统训练是基于一切感官基础,

通过孩子的视,听,触,味,嗅,本体,前庭平衡等感官刺激,规范孩子的行为,提升大脑功能,从而提升孩子的能力。


误区五:感统训练完全交给老师就行

有些父母虽然意识到了感统训练的重要性,但是却认为有专业老师给上课就好了,无需家长费心。

其实家长在孩子的感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环境和日常生活中的活动也可以成为感统训练的一部分。

家长应该与老师合作,了解孩子的感统需求,并在日常生活中提供适当的刺激和支持。这包括提供适当的玩具和游戏,参与孩子的感统训练,以及与老师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感统发展。


感统训练的作用

1.提高感知能力

感统训练可以刺激孩子的感知系统,帮助他们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身体的动作、位置和力量。这可以提高孩子的空间感知能力、身体意识和触觉感知能力。

2.增强协调能力

感统训练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平衡、协调和身体控制能力。这对于孩子的日常活动、运动技能和学习表现都非常重要。


3.提高自控能力

感统训练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自我调节和自控能力。通过不同的感知刺激和认知任务,孩子可以学会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提高专注力和注意力。


4.改善学习效果

感统训练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通过提高感知和协调能力,孩子可以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5.增强身体控制和自信心

感统训练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身体,提高运动技能和运动表现。这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他们在各个方面的发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