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做一个清官是一种什么体验

生活不易,且贪且珍惜

在明朝,想要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官,挺难的。

明太祖朱元璋的父母兄弟都是因为天灾人祸活活饿死的,所以朱元璋深刻的了解民生疾苦,这就导致了在明初朱元璋最初定官员俸禄的时候,定的并不高。

事实上,明朝官员的正式工资是历史上最低的。省最高领导每年的名义工资是576石大米,一石大米为155市斤,按现在一斤米2元来计算,折为人民币月薪14880元,七品知县即县长,每年名义工资是90石大米,合月薪2325元人民币。这看起来已经有些苛刻了,但官员们实际拿到手的并没有这么多。

“名义工资”的意思是,你应该得到的,而朝廷会用布匹、胡椒等日用品换掉你手中的大米,比如一匹粗布在市场上的价值仅为1石大米,朝廷硬说它值30石,把粗布塞给你克扣走你应得的大米,你能有什么办法呢?

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明朝中后期天灾人祸频发,很多官员都欠俸长达一年两年,家境好点的还勉强过得下去,家境差点的只能全家喝西北风了,如果不贪一点,上面的领导就不能只防着农民造反,估计也得防着官员起义。

是以在明朝,尤其是中后期,贪是不得不贪,廉是难得一见,举世皆贪我独廉是需要勇气的,还好我们的主人公,海瑞,一生最不缺的就是勇气。

人生第一炮——海笔架

—— 1 ——

海瑞的前半生看起来真是没有半点青史留名的机会,他出生干部家庭,可惜父亲早亡,叔叔伯伯也不怎么待见他,只有母亲一心一意让他读书学习,争取金榜题名。

海瑞的童年,除了学堂就是他娘,没有朋友也没有玩伴,学业学的怎么样不得而知,但孤僻的性子肯定是养成了,长大之后还附加了偏激的技能,在他的世界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中间再无转圜的余地,这跟明朝官员的处世哲学实在是南辕北辙。

这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因为他本来是没有机会做什么官的。

虽然他把全部的身心都扑在了学习上,但是天分有限,屡考屡不中,但比范进好一点,他三十六岁的时候就考中了举人,之后再无成绩,四十多岁,海瑞明白了自己一辈子也考不上进士这件事情,于是去做了福建南平县学的教谕。

官分18级,最低的一个是从九品教授,教谕比教授再低一级,也就是没有级。

海瑞来了,硬生生在这个不入流的职位上打响了人生第一炮。

海瑞去了之后就规范了县学的考勤制度,且铁面无私,又从来不收礼金等各色礼物,货真价实的软硬不吃,就死守着自己规定的制度,违者必定严惩,绝不留情。不久之后海瑞就收获了他的第一个称号——海阎王。

延平知府下来南平县视察,按例去了学堂,海瑞的助手刷的就跪下行礼,然而海瑞没跪。知府大人很郁闷,区区没品教谕见了五品知府居然不跪,不跪的理由有很冠冕堂皇,“圣贤规定了教育官员不下跪”知府一口老气憋在心里,咕嘟一句“这是哪里来的笔架山!”就转身走了。

两个人跪在两边,中间的海瑞屹立不倒,笔架山的比喻实在太形象,于是海瑞先生又有了他的第二个称号——海笔架。

海瑞做的决定没人能改,于是海笔架决定将不跪play进行到底,京官来地方视察的时候,知府都诚惶诚恐鞍前马后的服侍着,结果去到南平县,众人整齐划一的跪下了,又剩下海笔架一个人鹤立鸡群。

这样一个不懂变通的人,想在自己的位置上混下去都是难如登天,谁能想到老天爷就是喜欢开玩笑,不久之后,海瑞升官了,而且是破格提升,直接升为七品知县,任地浙江淳安。

—— 2 ——

海瑞升官之后除了依然十分自律之外还强迫自己的下属不许有任何灰色收入,除了朝廷给的俸禄之外别的一律不许拿。

我们都知道,明朝的俸禄是很低的,别的官员又不向海瑞一样过惯了啃窝窝头喝西北风自己种地自己收成的生活,一时间淳安县官不聊生,久而久之大家渐渐习惯了艰苦的生活方式,也就不再闹腾,除了自伤福薄之外对海知县的敬仰之情也如滔滔江水滚滚而来。

得罪属下,这不是海知县的风格,要得罪,就干票大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胡宗宪,时任东南总督,当时他已经是东南第一号人物,海瑞这次得罪的,是他的儿子胡公子。

胡公子作为标准的官二代在东南这一片横冲直撞从未遇到过困难,性喜游山玩水并从地方官那里顺水牵羊挣外快。很多地方官也很盼着他去,毕竟是拿国家的钱贿赂总督的儿子,如果胡公子在总督面前美言两句,自己肯定获益颇丰,除了国家吃点亏,这简直就是皆大欢喜的共赢局面。

某日,胡公子旅游到了淳安县。

下属赶紧来汇报,“胡公子来啦,大人您快去请安吧。”海知县回了一句:“胡宗宪的儿子,又不是胡宗宪,管他作甚。”就让下面的人按照一般客人的标准去招待。

海知县自己吃咸菜喝稀饭度日,招待客人的标准能高到哪去。

胡公子大发脾气,拿这种东西糊弄我,把工作人员吊起来打。

海知县也大发脾气,大喊一声:“还反了他了,把他也给我捆了吊起来打!”

下面的人都吓哭了,海知县安慰他们:“放心,有事我顶着。”

胡公子被打的鼻青脸肿,身边带的几千两银子也被抢走充了公,哭着回家找爸爸了。

然而他没有想到,海瑞写给胡宗宪的信比他先到,信里写道:“胡大人,我记得你以前出外巡视的时候曾经说过,各州县都要节约,过路官员不准铺张浪费,但今天我县接待一个过往人员的时候,他认为招待过于简单,竟然毒打了服务员,还敢自称是您的儿子,我一直听说您对儿女的教育很严格,怎么会有这样的儿子呢?这个人一定是假冒的,败坏您的名声,如此恶劣,令人发指,为示惩戒,他的全部财产已被我没收,充入国库,并把此人送到你那里去,让你发落。”

胡宗宪看完哭笑不得,只将带着一身伤回家的胡公子臭骂了一顿,此事就不了了之。

—— 3 ——

海知县励精图治,淳安百姓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官员生活环境不断下降,后来海瑞被调走的时候官员们奔走相告额手称庆,百姓却哭瞎了眼。

不过海知县的运气真的不是一般的好,他去江西兴国做了几年知县之后,还是沿着命运设定好的路线进了京城成了户部云南司主事。

虽然只是从七品升到了六品,但是进了京城,每天看着官官相护一起贪,皇帝不管大家贪的局面,海瑞内心的小宇宙又要爆发了。

进京一年后,海瑞把目标瞄准了当朝皇帝——嘉靖。

嘉靖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皇帝,他不是不聪明,跟他斗智斗勇的几乎都是整个明朝的智慧担当——杨廷和、夏言、严嵩、严世蕃、徐阶、张居正、胡宗宪等等等等,他二十年不上朝而朝政不乱,不是因为下面的人有多老实,而是他老人家实在太擅长权谋之术,用严嵩打败夏言,用徐阶制衡严嵩,文臣武将宦官全都被他摆布的团团转,他太聪明了,可惜不是一个好皇帝。

一个好皇帝是要以自己的子民为重的,而嘉靖的心里,却只有自己。

他沉迷于修道成仙,沉迷于长生不老的神话,在多地灾荒东南抗倭军费不足,百官俸禄拖欠多时,处处都张着手等着要钱的时候,他拿好不容易收到的一点救命钱给自己盖了个道观。

海瑞知道这件事都要气哭了,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的皇帝,于是他去街上给自己买了一副棺材板,好棺材买不起,就买一副薄木棺材,把棺材拉回来交给自己老婆,海瑞老婆还没来得及痛哭流涕呢,就听见海瑞说,“以后记得把我放进去。”


上疏嘉靖

海瑞给嘉靖上了一道折子,名曰《治安疏》,海瑞虽然在考试上没有什么天赋,人到中年也没考上什么功名,不过在骂人上还是才华过人的,这篇《治安疏》就在骂皇帝这件事上,骂出了新意,骂出了境界,骂出了高度。现节选其中一段:

陛下则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矣。反刚明而错用之,谓长生可得,而一意玄修。富有四海,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驰矣。数行推广事例,名爵烂矣。二王不相见,人以为薄于父子。乐西苑而不反宫,人以为薄于夫妇。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自陛下登极初年亦有这,而未甚也。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县罄,十余年来极矣。天下因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大意是说:你刚登基的时候还行,之后就越来越不像样,一门心思想着修道,富有四海却从来没想过那些都是民脂民膏,只想着收罗财富大兴土木。二十多年不上朝,朝廷早就乱了,允许买卖官爵,招来的都是什么人。自己儿子都不见,大家都说你没有父子之情,天天住在西苑不回宫,也不见见自己老婆,无情冷血。现在天下全是贪官污吏和弱鸡将军,百姓都过不下去了。还经常有天灾人祸,盗贼越来越多了。你刚登基那会儿都没现在惨。你带了大家几十年结果越过越穷,大家都说怪不得你要叫嘉靖,嘉靖,家净,家家都净嘛。

同志们!同志们!嘉靖同志是很要面子的啊!我虽然不好好当皇帝,你却要说我是个好皇帝,我虽然一心修道从来没考虑过别人,你却要说我爱民如子,你们治国我修道咱们互相不打扰。

海瑞却劈头盖脸把嘉靖一顿臭骂,不光说他占着皇帝的位置不做事,还拿别人的父子关系夫妻关系说事(这真的是你该关心的么),说现在大家这么穷都是皇帝一个人的错,皇帝稍微节省一点大家都有余钱,还说现在这么乱都是皇帝一个人的错,皇帝稍微管事一点官场就会清明很多。而且要求皇帝就喜欢修道这件事向天下人道歉。

其实嘉靖也不是真的不干事,天天忙活着平衡各方关系也累得要命,看了《治安疏》之后真是委屈极了,气愤极了,把奏疏往地上一甩,喊道:“快去把这个人给我抓起来!”

—— 4 ——

海瑞当然没有被杀,因为嘉靖这个人很聪明,他知道海瑞说的是真的,他身边围绕的,不是老奸巨猾之辈就是阿谀奉承之徒,他知道他们当面顺从他背后却不知道怎么骂他,他知道大明朝实在腐朽已极,正需要海瑞这样至刚至强之人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遍布蛇虫鼠蚁的官场,需要海瑞这样至清至明之人来涤荡朝廷的污浊。

嘉靖也许和他聊过一次,也许没有。没有人知道他们之间发生过什么。

海瑞得知嘉靖死讯的那天,哭到昏厥过去,甚至把刚刚吃下去的食物都吐了出来。

我想他也许是整个大明朝唯一一个为嘉靖的离世而真正伤心的人。

—— 5 ——

从知府到御吏到总督最后再到皇上,海瑞抗争的对象一个比一个牛,位置一个比一个高,而海瑞却从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过抗争的姿态。他一生都在斗争,和贪官污吏斗争,和不合理的事情斗争,和当时社会的规则斗争。

他赢了么?没有人知道。

但他可能确实是明朝最清廉的一个官,他也许一生都没有拿过不属于自己的一针一线。他死的时候已经是朝廷的二品大院,却家徒四壁,除了葛布的蚊帐和一些破烂的竹器他几乎什么都没有,而这些东西是当时最贫寒的文人都不愿意用的。

在明朝做一个清官,其苦也如此,其勇也如此,海瑞之后,再无海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63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951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427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77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835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99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68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544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79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71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27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21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56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7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79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410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315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