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闺蜜约我出去遛弯,她很疲惫,腿像抬不动似的,总跟不上我的脚步,我说:你怎么回事,她说:“我一天太累了,那也得出来透透气”。
我们边走边说,她说:“我弟弟和媳妇从外地回来,两个人不去住酒店,在我这住,天数不多也行,说要待一个月,我这一天天往六楼拎东西,好累呀,因为他们在这,啥都得多买,我这一天三顿饭都得像样的做。我的减肥计划也得泡汤,而且晚上也休息不好,陪聊到12点,以前我和老公都是分床睡觉互补打扰,现在得给他们让出一张床来。哎!我弟弟咋还不走。
她接着说:“他们一年总回来,买个房子最好了,
也不知道他们自己咋想的,一年回来三四次,一次最少半个月以上,就住我这。七年了年年如此,真愁人”。
我说:“他俩在外地做买卖也没少赚钱,一年千八百万的,在哪里都能买起个房子,咋就不买房子呢,也四十多岁的人了吧”。
她说:“可能还是在我这舒服吧,我弟弟还说,要是我妈还活着,让他们来住,都不来”。
我说:那是来体会亲情的温暖吧,找归属感。在外面做买卖再好,有种漂泊的孤苦,回你这找安慰来了。
她又说:“我也很无奈,也不好说别的,待就待吧,这啥时候是个头,我说:是啊!“也不能因为他们总回来再换套大房子,就得将就住了”。
关键是她们俩这种过法和咱们不一样,四处走游这过,也不买房子,也不要孩子。
有钱一年旅游花好几十万。在这够买个大房子了。
这事儿我也就和你说说,你可别和别人说,别人会笑话我,自己亲弟弟都容不下”。我说:“嗯。
这是事情,放在谁身上都一样,也没啥笑话的。只有父母的家是永远为子女开放的”。他们把你这当父母家了,说明和你最亲近,别无取代,都说长姐如母,以后他们也得对你这个姐姐非常好。
但大多数人不会像你这个弟弟一样,他们可以找归属感,一天两天的或几年有一次,可以理解。
他们年年这样。就是有点儿自私了,不考虑你这个姐姐,姐夫的生活带来不便。光考虑自己了。
可能和从小没念几年书,做买卖能赚钱,但心智不成熟,有关系。慢慢他们成熟了就好了。
只是说说话,闺蜜问题我没能帮她解决,倾诉一下,苦恼也算能减轻几分。
她倒完了苦水,她透气了,乐呵的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