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来到,翠绿的枝头,在花瓣的簇拥下已开始长出幼小的嫩嫩的果实,这是希望的馨香,更是收获的甜蜜。四月时节,花开如雪,宛若蝴蝶翩翩起舞,这是盛世的美景;花香醉人,宛若鸟儿鸣唱枝头,这是生命的歌唱。纵然花落有期,却依然拥有迟来的美景,宛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四月心情的写照。
人间四月芳菲尽,季节如斯,草木将绿未绿,花朵将绽未绽,阳光未至毒辣,冷风不再酷寒。荒芜与繁盛之间,依稀看到生命的成长与倔强。人间四月天,依然承载着岁月的沧桑,承载着如诗的心语,承载着如梦的意境。从心里流淌出来的诗,行似雾如梦又像风,却早已铺展成一条蜿蜒的心路。再回首,忽然发现生命中早已将深藏许久的、略带丝丝疼痛与哀愁的身体,沾满了几许感伤、几许哀愁、几许忧郁。
在这桃花绽放的春天,满怀着生命的追思,满载着岁月的沉淀,我将美好的夙愿与对生命的憧憬装入行囊。循着远逝的影像,追着漂泊的记忆。在静谧的星空中,当千帆过境的往事一幕又一幕重现,悄然悦动在灵魂的指尖之时,我的思绪随着岁月的记忆,再次回到了4月17日郎园Vintage书展的现场。
地处北京CBD核心区的郎园Vintage,北临长安街,南到通惠河北路,距离大望路地铁站仅有数百米之远,是CBD核心区唯一大面积低密度厂房改造项目。原本留有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十余座砖墙老厂房的郎园Vintage,自2010年开始改造以来,本着以延续历史、引领未来为宗旨,以尊重历史的态度,保留时代的外貌,让历史与时代相互碰撞,时尚与建筑相互结合,逐步将这片破旧衰败的老厂区华丽转身为极具工业文明特色的低密度文化创意街区。
华丽升级改造后的郎园Vintage,作为CBD最后一片工业化遗址,最大化地利用旧厂房建筑,结合园林景观创造出舒适的办公、商业与休闲空间,逐渐形成一个以时尚、文化、科技为特征的北京新地标。在历史与时代的融合下,为北京都市生活增添了一抹淡淡的追忆色彩,一幅别样的时代印记。
作为改造后的低密度文化创意街区的独特符号,北京郎园Vintage书展,自2016年开办以来,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四届。今年4月16日至18日值此一年一度世界读书日再次来临之际,北京郎园Vintage书展带着人们满满的期许,甜甜的回忆,满载而归。作为一个有格调、有温度、有深度的书展,经过多年的沉淀,逐渐成为人们一处感悟文学的圣地、一所体验文学的场景。作为爱读书的我,尽管往期郎园Vintage书展并未身亲其境实地参与,然心却常常随着书展的举办而蠢蠢欲动,心向往之。4月17日,终于与几位朋友共同相约于北京郎园Vintage书展,共同探寻我们与书的点滴故事,也终于得以弥补我往年错过书展的遗憾。
4月17日上午11点整,第二天的书展正式开园。也许是间隔一年缺少大规模书展的缘故,此次书展吸引了不少观众参与进来。排队、检票、测温、扫码等,经过诸多繁琐的步骤,我们一行人终于踏进郎园Vintage书展的展区,开始去探寻那些我们与书的点滴故事。身处书展,也许可以遇见诸多我们爱的书,遇见诸多爱书的人,甚至遇见诸多正在等我们去发现的书,亦或是遇见诸多编书的人。想想就觉得兴奋,倘若在其他书店,同时遇见这些几乎不可能。然而在郎园Vintage书展,同时遇见,却不是梦,而是我们与书有关的真实的点滴故事。
徜徉于书展之中,不难发现,也许是遵从防疫的要求,今年郎园Vintage书展,无论从出版社规模,还是参展商人数,亦或是书展场地规模,均远远劣于往年书展规模。然而今年的书展,相较于往年书展却增添了几许独特的色彩。今年的书展首次充分做到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将读书与科技二者紧密相连,让人们看到了一场与众不同的书展。此次郎园Vintage书展,由出版文化自媒体品牌“做書”联合主办,让观众更深层次体会到模式与体验的高品质乐趣。
在阅读数字化成为流行的今天,新一期的郎园Vintage书展利用线下市集的形式,为图书编辑、读者搭建一个思想交汇和情感交流的文化场景。漫步于书展之中,随着攒动的人流,渐渐发现,书展除了可以精心挑选属于自己的心怡书籍,更有类似线下文化沙龙、手作书体验、良阅思想剧场三大内容板块内容。丰富的线下活动,让读者除了探寻自己与书的点滴故事之外,更便于读者深刻了解作者创作背后的故事,揭示书籍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底层逻辑,共同见证书籍的诞生,共享思想的盛宴。
我们一行人踱步于郎园Vintage书展,看似毫无目的,却在不经意间探寻着书的点滴故事,尽享着思想的繁华。数十家出版社连接而成的书展,驻足于任意一家展台,仿佛亲身聆听远去的声音,感悟伟人的思想,见证作者的妆容。停留于三联韬奋书店展台,欣赏《费孝通作品选》、《沉思录》、《九品官人法研究》等经典作品,仿佛聆听韬奋先生“竭诚为民”的教诲,见证时代传承的印记,感悟思想碰撞的融汇;停留于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展台,赏鉴《复古时裳》、《人格》、《莎乐美》等流行书籍,宛若与时代同步、与科技交流、与社会碰撞;停留于现代出版社展台,品读《老舍作品集》、《季羡林谈佛:花雨满天》、《瓦尔登湖》等思想巨著,仿佛感悟历史与时代的气息,见证静谧独处的安享,传承思想的痕迹;停留于外研人文展台,品味《在彼处:大使演讲录》、《中国哲学简史》、《翻译之艺术》等经典著作,宛若亲身感悟中外文化思想的碰撞,亲身聆听时代气息的回想,穿越历史的脉络;停留于今日美术馆书库展台,赏鉴《中国名画家全集》、《国画大家9卷》、《培根》等艺术巨著,仿佛在艺术的海洋中傲游,聆听艺术大师们的思想教诲,启发生活典雅的乐趣享受;停留于六点图书展台,品读《论巴赫》、《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记忆、历史、遗忘》等思想名著,宛若与伟人思想的深层碰撞,聆听历史的回想,感悟时代的痕迹。
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一行人尽情徜徉于由数十家出版社、书店融合而成的书展之中,意犹未尽,流连忘返。书展中,我们毫无目的且贪婪地寻觅着一本又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书籍的挑选,宛若鸟儿长出了一双苍健有力的翅膀,帆船支上一对傲世天下的风帆,汽车装上一副驰骋千里的马达,尽情地翱翔于文字的海洋,驰骋于思想的脉络。
喜欢阅读的我,逛书店、游书展于我而言是一种特殊的享受。经常不经意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慢慢游逛,仿佛有一种“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震撼,在书堆里慢慢寻觅、交流、勉励。
沉浸书的海洋,时间感觉飞逝而过。午间十分,我们一行人离开郎园Vintage书展,来到一家娴静的空域。一上午的书展时光,让我们精神生活异常饱满,余下时光,我们也计划让自己的肚子着实享受一番。在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间,我们不仅品味着美食的独特风味,也互相交流着书展的感受,期待下次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