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一周没有吃药了,发现自己的情绪越来越稳定。经过快一年的治疗和自我治疗,我爱上了心理学。突然很感谢自己曾经拥有过的所有经历,好的坏的都让现在我的心灵更加完整。
去年我发过一条记录自己刚开始治疗的前几个月以来的心得,那是处于混沌时期第一次的拨云见日,我很开心自己有了这个进步,也第一次有勇气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而现在是我第二次有了砥砺成功的经验来再次分享自己的心得。
在治疗之前,和大多数人一样,不愿意尝试药物,医生看出我的排斥心理,不断告诉我要去相信药物可以改变人的情绪。在前两周除了副作用,我感受不到任何其他情绪上的转变。甚至在心理咨询室医师也一次次被我脆弱的情绪给震惊到,只能默默给我递纸巾,善意的用温柔的眼神给我安慰。
不过好在,我继续进行药物治疗以及在这个期间,我遇到了一本书《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由于自身本身就对心理有非常大的兴趣,以及当时书的内容正好是自己当下的困惑,于是我开始翻阅这本书。
我第一次感受到书的强大,知识的力量。第一次从书中给我一种解脱和觉醒的感觉,我深刻的感受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并且通过书里的办法,不断的进行心理建设。太神奇了,当我再次困惑或者不接纳自己的时候,想到书里描述的内容,自己瞬间就会清醒过来,不再被情绪所羁绊。这是我的一次自我救赎,我开始通过这种方式对自己进行自我治疗。
后来在和咨询师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不需要她给我这样"肤浅"的认同感,我问她,那我现在该怎么做呢,或者有什么办法改善呢。她并没有给我一个答案,或许是出于责任意识,一般的咨询师不会直接给到你直接的方法或者建议,因为这个责任后果往往是不可估计的。在最后一次询问之后我也就放弃了,不过她给我推荐了几本书和几部动漫。
《十二国记》是我印象最深刻的,现在想来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阿德勒心理学,我被里面“如果我因为别人不信任我而不信任他人,那和他人有什么区别。他人信任是他们的事情,我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以及“你只不过在炫耀自己的不幸不是吗?”的片段打动,现在想来就是阿德勒所说的课题分离以及自卑情结两个概念。当时突然启发了我很多但是也是懵懵懂懂,只觉得这部动漫深刻的说明了一些人们很少提及的观念,当时我觉得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于是我开始学以致用,不再觉得自己不幸,也不再过分厌弃自己,开始接纳自己,直到接纳这个世界。这个过程很漫长,坚持很难,而且情绪一直反复,三月左右我又复发了,延缓了撤药时间。我开始学会独处,自己和自己沟通,和自己和解。曲曲折折,幸运的是情况一直在良性发展。
直到我的感情出现了崩塌式的颠覆,想起来这真是我的一次考验。有段时间确实很痛苦,但是却很短。我不断在理性的分析原因,以及我会伤心的目的。很幸运的是,我并没有在原因上过分纠结,因为我不想活在过去。而是一直在强调我的目的。当我找来找去都找不到一个伤心目的的时候,我马上释然了。放过了他,更放过了自己。我发现自己居然可以这么快开始平静,平静的让人以为我在装作疗伤。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我能这么快走出来,我都很开心,因为自己做到了真正的蜕变,情绪依然稳定,这是我的一次自我革命。最近,在我看到阿德勒的心理学后,我发现是我不再沉沦原因论,而开始实践了目的论才让自己解脱了出来。
再后来我通过一些情感博主,心理博主还有科幻博主了解到了更多哲学方面的东西,让我对这一板块更加感兴趣。我开始用一些所谓的“心灵鸡汤”和博主的实在建议来作为自己生活的指引。每次自己懈怠或者情绪不当的时候就开始用这些铭记在心里的话提醒自己。
我开始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不断的探店,旅游,品尝美食,交友,感受绘画,学习烹饪,坚持健身。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生活带给我一个宝贵的伴侣,我开始明白爱的真谛,全新的感受真正的爱情,并且可以在他的臂膀下表达全部的我,自由的我,真实的我。不拘于利用怒气为工具来进行某一目的,完全是“他者奉献”而不是“自我牺牲”。他让我学会了爱他人更要爱自己。
我慢慢理解到生活的美好,以及人的价值。所以在最近通读《被讨厌的勇气》的时候我不断闪回过往的片段,在脑海里架构起了一个健康的,系统的价值体系,我很开心。希望未来可以把零散的知识加入到体系中,并且不断吸收更多的知识养分。
希望这篇心得可以给处在情绪羁绊的人一些帮助,其实世界是什么样的完全在于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