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松鼠症”吗?在冬天来临之前,由于忧患意识,小松鼠们会囤积大量食物,这个食物多到来年春天也吃不完,但松鼠坚信某天会用上它,最后多出来的食物都被深埋在地下。这种无节制的囤积行为发生在人类身上,俗称为“松鼠症”。
AI时代的到来,很多人也患上了这种知识上的“松鼠症”。电脑硬盘里存满了电子书和电影,但其实没看过几部;喜欢买书,可能封皮一拆,甚至还有塑料封皮都没拆的,就开始堆放起来。你以为你支付那一刻就真正的是阅读吗?如果你被不幸言中,那么你很可能患有“松鼠症”,焦虑的情绪把“囤积知识”变成了一种本能反应,但对你的人生没有任何帮助意义。
因为你在享受轻度学习,就像社会阶层逐渐固化一样,知识阶层也在逐渐固化。如果长期陷于错误的认知或习惯于轻度学习,一旦丧失深度学习能力,将很难打破知识阶层的限制,你的认知永远被困在低层。在这,给你看一张图:
被动学习: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为——听讲5%、阅读10%、试听20%、演示30%,主动学习:如通过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就能将原来被动学习的内容留存率,从5%提升到50%、75%和90%。这个数据真的很惊人,很好地展示了不同学习深度和层次之间的对比。同样是花时间去学习,学习的结果却完全不同。那到底应该怎么学,才能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怎么才能彻底摆脱努力无效、学习无用的怪圈呢?
今天给你分享4个方法,可以作为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拿回学习的主动权。
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你要拥有克制和放弃的能力,我的学习战略是,首先学会放弃。过减法生活,学会在知识上进行“断舍离”。
第二,按需求出发,只学计划范围内的。
严格执行“一次学一个”主题,绝不贪婪,不到处乱学。
第三,制定学习计划。
严格制定每月,每周,以及每日的学习计划,把你每天的行动落地下来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定要走完学习闭环,学、思、做、教。
大家看了本文get 到了没,按这个方法做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