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日本高考和中国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已经是6月高考季,有朋友问我关于日本学生升学考试之类的事情,加上之前也写过一篇《垫底辣妹》电影的文章。
那么就借这篇文章说一下日本高考大学的事。
先来份哆啦A梦的记忆面包可好?
总的来说,日本高考和中国高考对比,有以下三点不同
考试形式不一样 并非一次定胜负
没有地区差异 公平对待
高校分区较为均衡
日本的大学,分为两种,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
国立大学偏重学术研究,私立大学偏重社会实践,两类学校有比较明显的风格差异,可比性不高。
像国立大学里面的顶级,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私立大学里面最有名的就是早稻田和庆应义塾。《垫底辣妹》中女主角想要考的就是庆应义塾。
这些名校几乎构成了日本精英社会,日本是超级注重学历的国家。是否名校毕业,对未来社会地位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
所以也经常听到日本某某高考侠,第n年考东京大学,又失败的故事。
而且,日本的学校规定不能有补习班。
除了极少数天才之外,在日本一般学生不上外面的补习班是考不上好大学的,真正的应试技巧都是从补习班学来的,也就是电影里所谓的“塾”。
但是补习班的费用是很高的,所以日本人的高考竞争也很激烈。但是相比起中国高考,日本的高考并不是一考定终身。
对于国立大学来说,要进行两次考试,中心考试(センター試験)和二次考试(二次試験)另外,日本的入学时间是四月。
センター试験:每年一月的全国统一考试,主要是基础学科,国语、英语、数学、理科(物理、地理、化学、生物)、社会学科,这一考试的目的是帮助各大学判定考生的高中教育水平。对大多数考生而言,这次考试至关重要,因为这是考大学的第一关。
二次试験:第一次考试的成绩出来后,考生将于二月参加所报考的学校自己命题的二次考试,这次考试由各大学自行主持,类似于中国的“自主招生”。针对考生的志愿和特长,主要测定考生的专业知识和思考能力。每个大学的二次考试日期不同,从二月中旬至3月底,所以考生可以选择多所大学应试。
这两个考试是相互结合的,学生考完统一考试后,公布全国考试结果,根据自己的考试情况决定第二次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而日本的私立大学,招生办法因校而异,有的自行举行考试,有的选用统考的中心考试,有的实行推荐入学制度等。
这比国立大学的限制更低一点,而且在考试安排上,也有意错开,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机会选择。
所以相比国内的“一考定终身”,日本的考试制度更富于弹性,便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学校自主选择的余地也更大,更能选拔出优秀的专业人才。
日本国立大学的中心考试(センター試験)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一试卷,不像国内部分省市分数线的差距导致“全国高考一张卷“的争议不断。
其次,学生也不受自己出生地考试资格和合格线影响。东京、京都等名校自然不会对本地学生有分数上的照顾。
而有特长的学生,并没有加分制度,但是学校在招生的时候,会对学生的特长或者优秀品质有所参考。
因此日本高考的结果顾及了差异的同时,是做到尽可能的对每一位考生公平对待。
日本最著名的7所旧帝国大学,从九州到北海道都有分布:
关东地区: 东京大学(东京)
关西地区: 京都大学(京都) 大阪大学(大阪)
中部地区: 名古屋大学(名古屋)
东北地区: 东北大学(仙台)
九州地区: 九州大学(福冈)
北海道地区: 北海道大学(札幌)
除了7所旧帝国大学外,日本还有很多一流的国立大学,例如:
一桥大学(东京)东京工业大学(东京)
筑波大学(茨城)横滨国立大学(横滨)
神户大学(神户)广岛大学(广岛)
另外还有私立双雄,
早稻田(东京)和庆应义塾(东京)
日本每个县都至少有一所国立大学,这对偏远的小县很公平,而中国有很多省份是没有部署高校的。
虽然名校也有集中东京首都圈的情况,但中国的集中度真是太高了。
北京,上海,武汉,南京,西安五座城市对于985/211的占比超过一半,而北京的高校又占了这五城的近一半。
总之在我们了解日本的高考制度后,还是觉得日本的高考要比中国自由度和选择权大得多,中国高考压力明显高于日本。
垫底辣妹在中国的话,要逆袭的可能性肯定是大大减少了。
庆应义塾创立者福泽谕吉的名言:天は人の上に人を造らず人の下に人を造らず。
意思是,天不会造就人上人,也不会造就人下人。
这也是日本社会的核心吧
「人生而平等」
给您介绍日本的故事
订阅号:心远的关东生活
ID:XinyuanJapan(长按拷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