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有束光

绿树下的教室

一、等一等

探究课上,学生分享了《三国演义》的读后感,语速和ppt的翻动都很快。我在教室巡视,经过一个学生的身边,听到他小声说:太快了,记不了。我快步走到电脑打开已经关闭的ppt说:等一等,有个同学还没有抄完,咱慢一点。

其他同学已经进入了看书的环节,他一个人慢慢的默默的抄着ppt上的内容。当我再次经过他身旁的时候,他把笔记递给我看,说:老师,这是我画的思维导图笔记。我接过笔记本,看到上面工工整整地写满了《三国演义》里主要的人物名字。顺手翻看了前面的笔记,很随性很潦草,得的全是比较低的等第。教他们一年,这个学生没有上台分享过,同学分享的时候也是东倒西歪、左顾右盼,一心不在焉的样子。

还原下第一次经过他身旁场景——

别人在奋笔疾书抄笔记,他在想入非非,无所事事。我的脚步声从身后响起的时候,他从神游中醒来,出于多年的“作战经验”,预计像他以往受到过的批评和指责类的声音会马上响起。在这之前,他给自己找了一个“太快了,记不了”的借口来庇护自己。

老师当真了,马上为他重放了ppt,这份信以为真让他产生了愧疚,然后生发出了用工整的笔记回报的愿望。

后面主动把笔记给老师看,不符合他寡言少语的个性,但是一种我对得起老师的信任的证明。

手捧笔记,学生眼里真诚的光让我感动。

头脑风暴分享内容

字比我好

裘和睿

分享进行时

二、你有什么本事?

“教大家探究近一年,实际上我很惶恐,因为我没有教过这门学科,也不想像其他老师那样照着书读读圈圈画画。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分享让我学习到了很多……”

我身边的裘同学对我难得的的推心置腹无感,跟后排同学勾兑起来。我顿了顿,用眼神提醒了他们。

“让我感动的还有部分同学的探究笔记,做笔记看似是简单的事,实际上一份好的笔记呈现的是自己很赞的倾听能力,将分享人、老师的话、同学的提问评价以及自己的分门别类清楚的记录下来又是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

眼见裘同学跟后排的同学扳起了手腕,心中的火升腾起来,手上的笔记本顺势就落到了裘的头上,一下,两下。

他惊呆了,我也是!

教室出奇的安静,我的愤怒转化成愧疚,然后是疑问:想想你有什么本事,也拿出来给大家分享分享。

“调皮就是他的本事。”

“还有多动症。”

“亲男生。”

“跟男生抱在一起,并且发出恶心的声音。”

同学们七嘴八舌,我盯着他,他回过神来,羞赧的说:我喜欢运动。

“是的,他跑很快,运动会得了很多奖。”

“他毛笔字写得可好了。”

“你还会写毛笔?能分享下吗?”我很惊奇。

“是的,我从中班就开始学了,但是我不会分享。”

我找了班级里分享最多的,有想法有胆识的睿当他的助理,头脑风暴了好些同学们可能感兴趣的关于书法的问题。两个人合力为分享做准备。

正式的分享特别精彩,结合画好的思维导图,介绍了自己跟书法的结缘,学习过程中的放弃和坚持,书法各种考级的要求方方面面面。分享头一晚裘还特意写了一幅作品供同学们欣赏和品鉴。下面的同学看着作品听着分享都很吃惊:平时我们 眼里一无是处的同学原来有如此光彩照人的一面。

裘在台上娓娓道来,那个时候我分明看到有束光投射在他的身上。

三、我可以拍给我女儿看看吗?

我进教室准备组织默写,看到秋在看一张餐巾纸上的密密麻麻各色符号。我走过去的时候,秋条件反射式的要藏起来。

“这画的啥,这么好看。”

这是古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秋指一个字符,说一个字,最终拼成了今天要默的诗。

秋是班级里默写最差最不主动的女生,上节课,同学们都在认真背诗,她在书上的诗歌配画上画来画去,见我过来,索性整个人趴在桌上,遮住自己的画作。

“结合配画来背诵古诗,是一个好方法。”我和声说。

秋抬起头,盯着我。

我指着配图说,你看这是桃花,这是人,这……不会背的时候就看着画背。

今天要默写了,秋还是不熟,画在了餐巾纸上,可能是用于帮助背诵,也可能是帮助默写。

“你这画能给我拍下吗,我回家给我女儿介绍下这个背诵方式。”

我拍好秋的字符画坐在位置上等学生熟读成诵后默写。秋背诗的声音很大。

在我的记忆里,她从没有这么认真过。秋的眼睛像颗星星。

秋的符号

符号画2

四、你呢?你们呢?

一开始,在别的同学上台分享的时候涵在下面忙碌的画地图。再后来,他会提问,当每一个提问都被同学回答老师重视的时候,他开始频繁提问。

听说涵小学是学校的“名人”,经常打骂老师和同学。我想他一开始的忙碌是一个自我规范,怕不做点事就禁不住捣乱。后来,他从提问中找到了存在感,开放的课堂讨论也让他感受到了安全,于是内在被激发了。

“你什么时候分享?这学期探究课快结束了。”

“我不会。”他埋头画地图。

“你可以教我怎么画地图吗?我读书的时候地理最不好。”

“不知道。”

我感到了自己的不讨好,走开去挖掘下一个“明星”。

当我再次经过涵身旁的时候,他突然站起来,手半捂着嘴,凑在我耳旁说:我告诉你啊,秘诀就是多画。

多画?

涵拿出地图册,找了张皱皱的废纸揉平,照着地图册画起了欧洲的地图……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得到了极大的奖赏。一束光架起我和他的心灵之桥。

涵教我画地图

半成品

教室,应该是有光的地方,老师眼中的光芒可能能帮助学生走出压抑、恐惧、不安和黑暗。学生身上的光束,是生命最原始的色彩,应该也终将伴随他们的一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