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就是高情商。不知道这样的观念从什么时候、源于什么地方,但一度对此深信不疑。
那时自卑懦弱,从来不认为自己高情商,甚至自评情商为负。
后来,又被“心灵鸡汤”疯狂填充,就经常做尝试,进行突破。
再后来,我真成了很多眼中的高情商,因为情绪、状态、脸色可以随时转换,就像遥控器操作的机器人。
其实呢,只有自己知道天天玩那些生搬硬套进而熟能生巧的所谓套路有多假,多累。每每累瘫在床上的时候,经常看不到自己的躯壳,都不知道自己是人是鬼了。
“心灵鸡汤”大潮过去了,自己也在实践中被涤荡,最终还是认为万般套路不如真诚。
想到做到,果真本着真诚去待人。不管是神、是妖,还是鬼。
有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王阳明式智慧。
比起从前玩套路的日子,一颗诚心自岿然,人从容很多。一度认为这会成为我余生的做人准则。
冈仓天心在《茶之书》里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只有不断地削减和精炼,才能更接近事物的核心。‘一丝多余的东西都没有’其实是一种奢侈。”
突然意识到点什么?
如果无差别的真诚,那我的真诚还有什么意义?并不是质疑真诚,而是反思不加选择的交往,到底是最高深的套路,还是辜负了真诚?
我想,真正的高情商应该是削减和精炼,对一小撮人赤诚相见,而对越来越多的人和事只是一笑而过,了无牵挂。
一丝多余的东西都没有,其实是一种奢侈。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