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博上看到神圣午睡谈外语学习,很有一些触动。(原贴地址在此weibo.com/1426983034/EymhDECNV)
起因是:傅莹英文访谈停顿想词时说了个“how to say”,有人批评说这是中式英语不地道。所以神圣午睡在博文里说:我觉得中国人口语普遍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被打击得不敢开口,很多二把刀喜欢做权威状打击别人,关键他们说得还是错的。稍后的评论里有一位读者很认真的回帖:native speaker 真的不这么说,是因为我丈夫碰巧是受过正规教育的英国人,也是在和他讨论之后得出的结论。
我认识的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在说外语的时候很怕自己没有英语思维,没有日语思维,尤其上学时,课堂上站起来发言,老师经常会批评:说得不地道,外国人(母语者)不会这么说。老师的本意当然是好的,想让你说地道的外语,但是这种话听多了其实真的挺打击人的。尤其对于我这种不自信的学渣来说,会很害怕自己显得不够native,怕自己说出的是可笑的日语。久而久之,每每自己练口语以及写作的时候,经常会不由自主想:这样说这样写是不是听起来不native啊。说话和写作的思绪就卡住了,没有时限的写作还好一点,卡住了也总能写完,但和别人说话的时候卡住了,沟通就无法继续下去了。
我之前学托福的网课时候,有位老师告诉我们一种练习口语的方法:先是造句,用自己学过的单词和句型来造句,造句造多了,然后就自言自语就某个话题说一段话,这样积累的话题多了,再碰到老外或者考口语的时候就有话可以说了。有个同学这个时候就问了:老师,那万一用了一些可笑的中式英语自己又不自知怎么办呢?老师当时的回答是:对于外语初学者来说这很正常,随着你和外国人的交流多了,你看的美剧和电影多了,会慢慢修正的。老师没有再往下多说,其实仔细想想地道不地道又怎样呢?只要不是从事专业的翻译啊,语言研究啊,写作啊,外语说得不地道也无所谓。语言的首要目的是沟通,就算你说的再不地道,听你说话的对方能理解你的意思就可以了。(当然如果能做到外语说的特别地道是一件特别棒的事儿,外国人和你交流更顺畅,也能交到更多外国朋友,但这其中要付出的努力就太多太多了,尤其是没有语言环境自习的情况下)
从另外一个角度再仔细想想,当我们听到一句不常见的中文表达的时候,你这么说吗:北京人不这么说?哪儿哪儿人不这么说?(抑或是普通话不这么说?)语言真的是很难以概括的一种东西,你没见过的表达方式不等于这种表达方式就是错的,也不等于就真没有母语者这么说。就像long time no see 看着挺中式思维的,但是这么说的外国人可不少,有很多有留学经历的朋友谈起自己学外语的经历,在外国当地看报纸电视,会打破自己的认知:原来还可以这么说话~按照原来当年在学校里可不是这么学的哇。
以上我啰里啰唆的说了一堆,中心意思就是:千万别被 “native 不这么说”这种说法吓到了,甭管中式思维还是英语思维还是哪国语思维,能说出来是最重要的。语言的首要目的是沟通,讲话的内容远远比措辞更重要。不过,也要强调的是:那种很基本的语法的错误,以及单词拼写和发音的错误还是要认真纠正的,敲黑板:我指的是表达的错误哦!不是措辞的地不地道,也不是指讲外语有口音,是发音错误哦~
最后自来水来一发,神圣午睡在微博里提到到学英语的碎片思考,真的都给我挺多启示的,有兴趣的人可以看一看(当然她的微博平时其实大部分都和吃饭养娃有关系,是我这种喜欢家长里短人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