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妈妈们手里都会有一本培养孩子内驱力的私房教养书。
内驱力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动力。用科学的方法释放孩子的天性,以创造力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有一个愉快的童年,是许多新手妈妈面临的课题。
《顺应孩子的天性》一书的作者是安潇。一位来自自留学英国以后,定居在伦敦的新手妈妈。
安潇有两个女儿,都是在出国留学以后出生的。她在伦敦毕业以后,取得了艺术硕士学位,后来定居伦敦从事动画导演的工作。
有了孩子以后,她更加热爱儿童教育学,目前在伦敦大学进修儿童心理学。安潇通过和自己两个女儿的相处发现,儿童的心理变化从婴儿时期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身上的习惯和爱好,虽然看上去会让人抓狂,但是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都是有迹可循。
顺应孩子的天性,普通妈妈也可以培养出卓越的孩子。
一、看见天性,发现孩子的天赋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教育都有一种焦虑的心态,毕竟,大家都是第一次,没什么经验。天性这个东西,虽然了解她的重要性,但是自己却也没有更深入的教育方式。
作者在书中分享了家长看见孩子的天性,就等于提前发现了孩子的天赋一样,很重要。
一岁的孩子总是喜欢扔东西,还喜欢咬一些家长们认为不好的东西。这是因为一岁的孩子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来探索世界。
心急的家长总是在对自己的孩子说明道理,但是孩子对于外界的好奇心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制止。
合理的引导行为可以帮助孩子认知外界对她行为的反馈,从而使孩子对某种行为结果产生记忆。
在对孩子引导的过程中,家长会不断发现孩子的天赋特点,在后期教育中,有针对性的加以培养,就是对孩子最正确的教育了。
二、理解天性,用安全感为孩子赋能
前两天在机场过安检的时候,有个5岁模样的女孩子“挂”在爸爸的身上,怎么也不下来,尖叫的哭声振的好多人都捂住了耳朵。孩子的妈妈很尴尬的和工作人员致歉。
作者在书中分析到孩子在遇到一些事情无法停止哭闹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孩子对环境没有安全感。
从孩子的性格看,遇到事情就不停哭闹的孩子,是有性格缺陷的。
作者在书中提到对于孩子性格缺陷的矫正方法:专注与心流。
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在自己《有吸收力的心灵》一书中提到过:“集中注意力,可以矫正孩子所有的性格缺陷”。
“心流”的概念则是心理学家米哈里提出来的。指的是我们在做喜爱和重视的事时,那种沉浸、忘我、幸福的心理体验。
教育学家发现,孩子们在体验专注和心流时,会得到极高的幸福感,有利于发展出优势性格。
家长在发现孩子对某项事情有专注力的时候,应该注意保护和创造孩子对此项事情的兴趣。为孩子提供他喜欢事情的工具和环境,这样会帮助孩子不断自主的进入到自己的创造中,从而发挥自己的天赋能力。
三、释放天性,以创造力孩子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作者在书中分享教育心得:孩子的天性,就是在游戏中学习。
孩子们不仅可以在游戏中发现自身与外界的关系,找到自我的存在感以及获得流畅和快乐的情绪。还可以在游戏中发展社交。
游戏是孩子自主学习的最佳方式,也是治愈亲子关系的最好链接方式。
在游戏中孩子的天性是被释放的,创造力也是在游戏中不断得到发挥的过程。所以孩子们喜欢玩游戏的原因之一,就是能在游戏中找到自己的体验感和成就感。
作者认为,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的创造力培养只需要做到三件事就可以了。
1、不断的提供创造活动的材料与环境:让孩子有足够的选择和时间去做喜欢的事;
2、给孩子留白的时间:留白就是给孩子自我放空的时间,不能把孩子的时间排的太慢;
3、永远鼓励孩子去创造:对于孩子学习主动性最好的办法不是打压式的攀比,而是对孩子的信任和鼓励。
儿童教育界的领袖罗斯科曾经说过:“艺术没有正确答案,不要去批评孩子的作品”。在孩子的严重,世界就是一个超级艺术品。
孩子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的兴趣会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驱动力。使孩子明白学习的意义。这个比家长讲无数次道理都有用。
一名优秀的家长,能做到欣赏自己的孩子并鼓励他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可以了。
作者在《顺应孩子的天性》这本书中,分享了自己养育两个不同性格孩子的趣事。书中有很多案例值得家长借鉴。
成年人的世界,是过滤了客观的世界。对于教育,家长可以选择用孩子的逻辑去看待这个世界,也就能看到孩子的天赋。
对于孩子的教育,不逼迫、不勉强、不娇惯,就是最好的启发和引导了。一位思想家说过:“对于孩子,我们不能给予思想,只有给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