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这么痛苦,还不想改变?

什么时候你特别想改变自己?

在面对无法完成任务时的无助,在戒烟后盯着点燃烟头的挫败,在查看卡里余额时的迷茫,在看着自己体重飙升时的无奈.....

而在此之前,你经历了什么?

下班后打开手机玩游戏,忍不住收下朋友的烟,肆无忌惮的花钱享乐,放纵自己大吃大喝。

这一切都让你感觉到深深的自责,试图用恐惧、恐吓来“激励”自己,让自己改变。然而,过了三天,过了一周,过了一个月,你依然重复着自己的放纵,甚至变本加厉。

为什么每次你准备改变时,却反而陷入更放纵的局面呢?

其实你的心中住着两个“你”,一个是理性的自我,他苦口婆心告诉你,要理智。一个感性的自我,她气势汹汹要求你,要放纵。每一次理性的你发脾气时,你就开始自责,内疚。而内疚和自责增加了你的焦虑和压力,怎么办呢?请来感性的自我,用老办法,玩游戏,抽烟,享乐,吃喝来放纵。最后陷入放纵-自责-更严重放纵的恶性循环。


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曾做过一个有趣的比喻,来描述两个自我之间的关系:

人的情感面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面就像一个骑象人。 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里握着缰绳,好像是他在指挥大象,但事实上,他的力量微不足道。一旦和大象发生冲突,他想往左,而大象想往右,那他通常是拗不过大象的。

对于改变而言,理智提供方向,而情感提供动力。

那么,大象的脾气是怎么样的呢?它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力量大。

一旦它被激发了,理智就很难控制它,它肆无忌惮得要求你享乐放纵。

第二个特点:它是受情感激发的。

它既容易被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驱动,也容易被爱、怜悯、同情、忠诚等积极情绪所驱动。所以它既可能成为改变的阻力,也能成为推动改变的强大动力。

第三个特点:它是受经验支配的。

也就是说,它只认我们切实体会过的“经验的好处”,而不认我们理智所构想的“期待的好处”。

第三个特点是与改变直接相关的。

什么是期待的好处呢?

能力提高后,轻松应对各种挑战;戒烟后身体健康;省钱后有更多积蓄;减肥后精神更好。

但是这些都是我们想象中的好,我们并没有经历过;相反,我们体验过玩游戏的快感,抽烟飘飘欲仙的感觉,买买买的享受,胡吃海喝的刺激。这些都深深的印在大象的脑子中。虽然骑象人想转向“期待的未来”,但大象却不由自主的转向“美好的经验”,哪怕“期待的未来”比“美好的经验”好得多。

就像巴普洛夫的狗,摇起铃声,就开始流口水。

如果你的理性想要改变,就需要了解感性大象的脾气和秉性,利用大象的特点,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否则,改变将非常困难。

如何感化感性的大象,我们下篇文章将继续道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