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天来了,当北风吹起的时候,你是躲在家里烤火呢?还是看着电视开着暖气呢?
有这样一群学习爱好者们,他们不怕寒冷,顶风冒雨,赶往温馨的红山大厦健谈工作室参加东莞乐享分舵第79场拆书活动。他们中间有专程从虎门从高铁转地铁再转滴滴过来的爱好者茉莉,有下了班匆匆赶过来的瑞云、敏君、木门、采平、兰翠,还有拆完书又要马上赶回去上班的小华,有从深圳赶来的泉水,还有健谈工作室阳光开朗的小柱子。
学习是所有能力的能力,是元能力。越是寒冬,我们越需要有应对寒冬的能力,学习,才是我们必须养成的核心习惯。
所以,这些学习爱好者们,相聚在这里,知识的能量,带给他们光与热,带给他们抵御寒冬的力量!
第一篇:专注
【书籍】《方法总比问题多》
【主题】一次只爱一个,让您从容应对压力
【拆书家】瑞云
【拆书级别】3-2
观察家:敏敏老师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年末了,工作太忙,孩子太小,自我成长充电也需要持续进行,如何兼顾得了?升职了责任重了,每天加班加点,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焦虑得每晚都没法入睡,怎么办?……遇到这类问题时,你一般是如何处理呢?是习惯性地向家人、朋友抱怨发牢骚呢?最终效果怎么样呢?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抱怨发牢骚并不能解决问题,还很可能会影响你和家人朋友的关系,甚至影响你的个人品牌,给人以一种“祥林嫂”的印象。那么,当你的工作生活遇到问题时,推荐你读一读《方法总比问题多》这本书,这本书告诉我们遇到问题时,如何分解难题和压力,如何解决问题,最终如何将问题变成机会。今天的片段所介绍的一次只爱一个的理念,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将复杂问题拆解,将压力分解,具体如何做呢?今天,美女拆书家瑞云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专注——一次只爱一个,让您从容应对压力!
一次只爱一个
这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丽莎修女的理念。
特丽莎本是欧洲人,后来由于想“以爱心治疗贫困”,毅然来到贫穷落后的印度。她救助了4.2万多个被人遗弃的人,其中不少是很多人不敢接触的麻疯病患者。这个数字,在许多人眼中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谈到如何能创造这一奇迹时,特丽莎说了“一次只爱一个“:
我从来不觉得这一大群人是我的负担。我看着某个人,一次只爱一个,因为我一次只能喂饱一个人,只能一个、一个、一个……就这样,我从收留一个人开始。
如果我不收留第一个人,就不会收留4.2万个人,这整个工作,只是海洋中的一个小水滴。但是如果我不把这滴水滴进大海,大海就会少了一滴水。
你也是这样,你的家庭也是一样,只要你肯开始……一滴一滴。”
在别人看来是不可能达到的目标,特丽莎却达到了。只因为她学会了将问题和压力分解,“一次只爱一个”地去做!
许多人就是由于恐惧压力,所以向难题投降。战胜难题和压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善于把大难题化作小难题;将大的压力,分解为小的压力。
最近网传多家企业裁员,各种征兆都预示着寒冬真的到来了。可是,我们恐慌恐惧,有用吗?能解决问题吗?答案很明显,不能。
本节片段正是教大家这样一个方法,从容应对压力,战胜难题和压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善于把大难题化作小难题;将大的压力,分解为小的压力。
在拆书家瑞云娓娓动听地阐述中,大家豁然开朗。
当繁重的任务来临,感到压力很大很焦虑时,具体的做法可以分为四步:
1、先鼓励自己,可以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比如对自己说:方法总比问题多。
2、将任务进行拆解,列出分任务清单;
3、根据各分任务的轻重缓急,制定好完成计划;
4、在完成每一个分任务时,都做到一心一意,心无旁骛。
贴心的拆书家还给出了二个模板。大家感觉受益非浅。
第二篇:远见
【书籍】《远见》
【拆书家】小华
【拆书级别】3-1
观察家:敏敏老师
如何才能做好人生规划?且看拆书家小华为你细细道来。
——强势开局,职业生涯第一阶段!
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是不是经常会遇到类似这样的情景?毕业后找工作,犹豫着要进入安稳的国企还是去充满挑战的创新型企业?正值职业的发展期,突然收到了竞争公司的高薪offer,是去还是留?年过半百,但心不服老,是退居二线还是坚守一线?如果你遇到这些问题,你又会怎么选择呢?是只看重薪资待遇,还是随心所欲,还是会犹豫不前?那你曾经做过的类似选择,后来有后悔吗?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你的一个选择,可能会影响整个后半辈子。一次错误的选择,可能会让人措施良机,可能会成为商业斗争的牺牲品,甚至会打垮一个人,让人无法回到曾经的风光时刻。今天拆书家小华分享的这本书《远见》,它能为你解惑,平复你心中的焦虑。这本书把职业生涯分成了三个阶段,并对每一个阶段给出了详细而有用的建议,告诉我们每一个阶段,我们最应该做什么。拆书家小华带着我们走进职业规划课堂,介绍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阶段,教会我们如何强势开局,为整个职业生涯做足准备。
第一阶段:加添燃料,强势开局
职业生涯前15年的唯一目标就是为接下来的两个阶段打好基础。第一阶段不仅要有耐心,而且要不断行动,为之后收获果实播下种子。这是初出茅庐的时候,是找到自已的长板和热情所在的时候,是树立良好工作习惯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这是储存职场燃料的时候。很多人都没有花足够多的时间尽早建立起自己的技能、经验和关系,因此在本该变得最有趣和回报最大的职业生涯的中间阶段就丧失了动力。
第一阶段是探索和弥补自身短板的时候。如果你是个糟糕的演讲者,那就去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如果你对待团队成员过于强势或弱势,那就去参加领导力培训。学习要比纯粹的成功更重要。有时跌倒并不可怕,只要你能吸取教训,并将这些经验加以利用就行。
小华通过对比概念,让学习爱好者们轻松就了解了在这个开局阶段,重点要做什么,分析优势,培养习惯,找对方向,弥补短板,怎么做?哈哈,请关注小华课堂哟!他将专心研究,为您职业生涯规划奉献系列拆书主题课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和他一起学习哟。
第三篇:习惯的力量
【书籍】《习惯的力量》
【主题】拆解习惯回路,用核心习惯打造成长之路
【拆书家】木门
【拆书级别】3-3
观察家:泉水大神
习惯是什么?
——经过不断实践而逐渐适应。 在一定条件下完成某项活动的需要或自动化的行为模式。
习惯如何养成?
拆页:18-19
我们大脑中的这个过程是一个由三步组成的回路。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这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则是奖赏,能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
慢慢地,这个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回路变得越来越自动化。线索和奖赏交织在一起,直到强烈的参与意识与欲望出现。最终,不管是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里,还是在你家院子的车道上,习惯诞生了。
木门的巅峰之战,果然精彩!而且明显看得出来,他为这次拆书做足了准备工作,内容娴熟,概念明确,对比清楚,而且木门的熊猫小课没有白上,PPT越做越好。在他身上,学习力越来越让他自成风格,颇有大师风范。
拆书家木门带给学习爱好者们一个养成习惯的好方法:
我们现在掌握了习惯回路的三个步骤,那么要养成一个好习惯,
1)第一步,识别或刻意安排好做这件事情之前的暗示行为。可以是一个手机闹铃,也可以是他人的一句提醒,或者是你到了某地方会看到的一件物品;
2)第二步,明确要做的惯常行为过程。自己要清晰整个惯常行为过程的细节,确保每次做的时候都把关键动作执行到位;
3)第三步,惯常行为后及时给予奖赏。牢记奖赏的两个原则:激励性;及时性。
4)第四步,反复循环以上三步,直到大脑完全记住这个回路。当你听到暗示时,你大脑在想着另一件事,但是身体却自动做出惯常行为时,习惯形成了。
而且,拆书家还给出了自己的案例。在聆听完他的案例后,学习爱好者们很轻松就找到培养个人习惯的方法,并成功地为一名新加入的学习爱好者小明解决了培养早起习惯的问题。并且,大家约定,要一起参加早起训练营哟!
接下来的核心习惯的找寻,将今天晚上的学习推上了高潮。
专注,专一,关注职业的长线发展,寻找与培养核心习惯,这应该是大部分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是,什么是核心习惯?
我们先来看二个案例。
奥尼尔处理婴儿死亡率的经历,表明了核心习惯带动改变的第二条路径:打造能促成其他习惯蓬勃发展的架构。在婴儿死亡率案例里,改革老师的大学课程,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影响到偏远地区女孩所受的教育,以及她们怀孕时是否营养充足。而奥尼尔驱使官员们继续调查直到他们找到问题根源的习惯,也极大地改变了政府对与婴儿死亡率相似的其他问题的思考方式。
同样的事也发生在人们的生活中。比如说,20年前,传统的观点一直认为减肥的最好办法是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医生会给过胖的病人制订严格的节食计划,让他们去健身房健身,还要参加定期的甚至每天举办的咨询讲习会,通过以爬楼梯代替搭电梯改变他们的日常行为等。这种想法认为,只有彻底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才能改变他们的坏习惯。但当研究者去了解这些方法的长期有效性时,发现它们都行不通。病人爬了几个星期的楼梯,但不到一个月,他们就觉得麻烦了。他们开始节食和参加健身,但当初的热情消磨掉后,他们就会像原来一样暴饮暴食,待在家里看电视。所以一次性做了太多改变,结果往往是很难坚持下去。
接着,在2009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的一组研究人员发表了关于一种减肥新方法的研究。他们召集了1 600位有肥胖问题的人,让他们每周至少有一天记下自己吃的所有东西。
开始时这很难保持。被试者不是忘记带上他们的饮食记录本,就是吃了零食后忘记记下。但慢慢地,他们开始每周一次记下他们的饮食,有时甚至记得更频繁。很多参加者开始每天都记录自己的饮食,最后这变成了一个习惯。然后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他们开始留意自己的记录,并发现以前没注意到的行为模式。一些人注意到自己总是在早上10点吃零食,于是他们就在桌上放一个苹果或者香蕉作为这时的小点心。还有人开始利用他们的记录去制订新的饮食计划,正餐时吃计划里写下的健康餐,而不是冰箱里的垃圾食品。这些都不是研究人员让他们做的,研究人员最初只是让他们每周一天记录自己吃过的东西。但记录饮食这个核心习惯创造了一个架构,使得其他习惯得以形成。研究进行到第六个月,那些每天作饮食记录的人比其他人多减了一倍的体重。
一位参与者告诉我说:“一段时间后,这个饮食记录进入了我的脑子里,我开始以一种不同的方式考虑饮食。记录的过程为我建立了一个新的系统,让我不用一考虑食物就感到沮丧。”
这二个例子特别吸引学习爱好者们的眼球,马上就找到感觉了。第一个例子是说通过改革老师大学课程,改变了偏远山区女性的生理教育水平,进一步改变了他们怀孕时是否营养充足,最后改变了该地区的婴儿死亡率。
第二个例子时说通过让减肥者每周记下至少一天内吃下的所有东西,慢慢地减肥者会主动记得越来越频繁,随后他们会主动留意自己吃东西的细节,并尝试作出一些举动改变这些细节,最后成功提高了他们的减肥效率。
两个例子都说明了,想要完成一个需要长期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一次性做太多改变,往往很难坚持下去。正确的方法是追本溯源,找到问题的源头,然后将问题的解决方法坚持做下去,形成习惯。当问题被一次次地解决过,你就对自己有着更多的信心与野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自发地改变一切。
而这个源头的行动,坚持做下去,并能在随后引发个人自发行为改变的习惯,就叫做核心习惯。
通过这两个例子这样推导,你能找到核心习惯的两个关键点了吧?没错,就是“源头”,和“引发自发行为改变”。这就是核心习惯中,“核心”的真正含义。为什么叫核心“习惯”,而不叫核心“行动”、核心“方法”?很简单,它需要能持续地做下去,这就需要我们形成习惯回路“暗示”➡“惯常行为”➡“奖赏”,从而让大脑能自发运作,所以它必须是核心“习惯”。
核心习惯说明成功并不需要做对每一件事情,而是要辨别出一些重要的优先因素,并将其变成有力的杠杆。养成了核心习惯,其他的习惯会变得自然而然,自动去做的事情。
好,总结一下,核心习惯必须满足三大要素:
1、源头性。首先它能解决问题的根源,在进行追根溯源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后,找出了源头性的解决方法。
2、认知更新。它能引发自发行为的改变。换言之,它能产生认知层面的更新,让你对其他事情有新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欲望和驱动,从而自主激发其他好行为甚至好习惯的形成。
3、可持续性。核心习惯也是一个习惯,它必须是能够自我持续的,在暗示行为出现时,大脑会自发地执行这个动作。
所以,也就是说核心习惯它一定是解决真正问题的习惯。怎么做?
第一步,找方向。参考人生的多个维度,选择你最需要改变的一项。比如你想在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或者是获得身体健康?
第二步,列习惯,挑习惯。用一张A4纸列出你在这方面有哪些坏习惯想戒掉?有哪些好习惯需要养成?挑选出最源头的习惯。你要认真走心地去坚持。从而产生认知更新,这样就能自主激发其他好习惯。
第三步,定难度。给这个习惯先设置较小的难度,适应了以后再逐步提高。比如原来很少看书,要养成阅读习惯,就设定每晚只看10分钟;记录饮食,就每周只记一天。
在热烈地讨论中,大家完全不觉得晚上三个小时的学习吃力,学习,是寒冬的一把火,它点燃了职业生涯的长远之路!培养学习习惯,坚持一次只爱一个,用核心习惯改变我们的职业生涯!路,在脚下!寒冬,我们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