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五流】
《神奇五流》又名《可循环闭环系统》
“意识流”产生“信息流”,信息流引导“产品流”和“客户流”结合产生“现金流”。
《神奇五流》是《M2T微创新》体系里面最核心的内容,里面的内容就是包括五部分,分别是:顶层的“意识流”,然后就到了“信息流”、再到“产品流”、“客户流”,最后到形成闭环的“现金流”。
为什么用“神奇”二字来形容该“五流”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一个万能的“思维模型”,既可以引导思维层面的升级(升维),也可以明确执行层面的降维打击,还可以给“人”、“事”、“物”定性,所以不管“思维层面”还是“执行层面”,《神奇五流》皆以囊括,因此用“神奇”作为“五流”的定语……
案例说明:
本人在2014年10月20日在佛山紫金城茶都成立了“紫金城020商学院”:
当时我选择学院老师的标准就有两个,而且两个都必须要同时具备:
首先,执行层面。必须要有多年的行业实战成功经验——干漂亮;
其次,思维层面。必须能将成功经验转化成系统理论——教全面。
请点击链接查看:
紫金城020商学院与北京大学合作:
企业发展的瓶颈,其实就是企业运营者的思维盲区。
企业要想突破瓶颈,获得得更大的发展,那就要将自身的思维进行升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提升格局。
如何才能让自身思维做到升维呢?
首先,我们要先对思维来一个定位。
说到这里一定会有人会破口大骂,思维这东西,看不到摸不着,如何定位呢?
的确,思维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但是她也是有迹可循的,给一个人的思维定位,那就要去了解他脑子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如何去了解一个人脑子里的东西呢?一个人关注什么,他就是什么。
我一般认识一个新朋友,我都会马上加对方的微信,第一时间会打开对方的微信;如果是企业客户,我还会通过和他进行深度交流了解企业的情况,有时还会进入企业项目之中,经过调研、梳理、反复的验证,最终才能给出企业适合的定位,所以给企业定位是一个很庞杂和要求极高的事情,因此全球500强在企业战略定位方面每年都是投入过千万乃至数亿的费用的。
做战略精准定位最难的不是给别人做定位,而是给自己做定位,因为我们习惯性的视觉角度都是对外的,能做到向内观自在的人基本上都是需要长时间修炼,同时还必须要有正确的修炼法门,才能做得到的。
《神奇五流》就是这么一套修炼法门,用IT界的话来说就是思维架构图:
举例说明(适用于一般人,特殊人士除外):
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在抱怨钱不够用,每个月薪水刚发下来就没了,做什么都要求即时回报,而且还没有长期的理财和创业的计划,那么他的思维就是处于“现金流”低纬度层面(现金意识也可以变成五流中最高的);
如果一个人,每天研究的都是产品本身的具体问题,一说话满口都是一串产品工业化属性的专业词语和一些产品的内涵功能,那么他就是一个极具“产品流”意识的工匠;
如果一个人,跟周边的人的关系都能处理得很好,而且自己经营的店面非常多熟人来帮衬,而且平时做人做事总是一个老好人,那么他是一个“客户流”意识比较强的人,这种人适合做服务业,一般直接经营实体经营店都不会太差;
如果一个人,拥有更多抽象性的思维,有一颗超然的心,懂得打破对原来事物的看法,逐渐发现“人事物”内在的某些规律,同时也懂得利用数据将其量化呈现,那么这个人就具有了“信息流”的意识,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互联网”思维,一般这种人的衍化都是从企业管理层逐渐迭代而来;
如果一个人,拥有一定的胸怀,不计较自己的得失,所思所做都能够有一定的佛性(慈悲喜舍),拥有上根,既懂得从他人和自己身上学习,也懂得从自然界中学习提升,这是种是活在意识流里面的人,他的思想不灭,他就不死。
思维升维
思想升维就是将自己的思维不断的提升到更高层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从“实”化“虚”的过程:
为什么思想升维是一个从“实”化“虚”的过程呢?
从两方面说明:
一、思想解放。
俗话说的好,一个人的格局和思想维度有关,如果一个人格局足够高,那么他就能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当一个人整天都在处理一些具体“实”务——钱财、产品和人事,如果此时他没有一个超然的心态,那他的思维也同样被禁锢了,这样的做有两种情况出现,第一种因为专注所以高效,第二种因为专注所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此时就需要深挖“人事物”背后的规律,对现有的信息进行“虚”拟的抽象化,从而得到规律性的数据,再用这些数据去对“人财物”进行系统化的优化和管理,从而让自身在“钱财、产品和人事”之中得到解放。
二、生命活性。
我们都知道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处于变化发展之中。我们修行之人都知道:实物即是死物,因为他被固化定型,缺乏变化了;只有那种不断变化的事物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举例说明:
一块泥胚,一旦被烧制成杯子,他就只能是杯子了,如果再想其变成其他,就很难了,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的,那就是浴火重生,再次将杯子投入高温的熔炉之内将其变成流体,此时杯子就可以再次获得了新生。
有些人会说:为什么要思想升维呢?思维站得更高,烦恼也会变得越来越多了,简简单单的做一块躺在小溪边或山脚下的泥巴,这不是也挺好吗?
有上面这种觉悟并且能做到返璞归真的人,那都是绝世高人。
用古龙的一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什么时候出生,在哪里出生,我们是不能选择的,同样的,人生的许多际遇一开始我们也是没有选择的权利,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怀揣着一颗不安分的心踏上创业奋斗之路。一旦参与了创业,那就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战场,必须要与敌方斗智斗勇,所以思维升级不断强化自我就变得极其重要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商战中的有利位置,领先一步,步步领先!
执行降维
“执行降维”简单而言就是用“一百”去做“五十”的事情,这是一个不断从“虚”化“实”的过程:
我还是先简单的解释一下:
为什么执行降维是一个从“虚”化“实”的过程呢?
还是从两方面说明:
一、路径。
“意识流”和“信息流”都是现实抽象的存在,需要借用声音、某些符号(文字、阿拉伯数字),才能被人所感知,而且总是处于一种即时变化的过程,很难让人把握和加以利用,所以只能通过具体行为将抽象转化成为形象。例如:我现在写的文章就是一种将我“意识流”转化成文字信息,从而被你所感知,引发你的思考,如果某些观点刚好被你所采用,通过你的嘴去传播了我的思想,让你身边的伙伴也成长了,他们的思维和行为都变得更加合理了,那么企业的经营效率就变得更好了,从而年终大家股东分到的现金也变多了,所以“意识流”产生“信息流”后还是需要去到产品和客户哪里引导他们结合,才能产生现金流的,这样路径才能闭环。
二、落地。
一个项目要成功落地,那不是事一件简单的事情,正所谓丰硕的成果都是由无数的汗水凝结而成,成功的背后总是充满着艰辛,从2006年底开始到现在2016年,不知不觉在020项目运营的道路上也走了九年的时间了:
从PC互联网时代(2006-2012):移动和联通的话费大战——视频教学网站——p.cn的在线购B2C商城——行指科技的指纹消费商家CRM管理系统;
到移动互联网时代(2013-现在):佛山凯龙的传统互联网转型移动互联——广州微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的运营——河北云微科技的移动互联网项目公司的建立——深圳新微云点餐系统的开放——温州正能量《一膜就靓》的微商顾问——深圳小脸猫的020上面美容——广州流行美的企业互联网升级——以志达行为中心的鞋底互联网平台优底商城
在这过去的九年,我跟随着国家信息化的发展而不断成长,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成为该领域的一位专家,当我懂得越多时,就越是能感受到其中的困难,我总结了一下020项目落地的三座大山:
一个成年人,经过多年的生活,逐渐就会建立一套自己对世界的相对稳固的看法(三观),此时如果加入一套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一般人第一反应就是排斥,采用的就是冷眼旁观,冷嘲热讽,严重的就是全盘否定。
线下的传统企业和线上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他们在商业运营的本质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之间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却有着极大的区别,就拿管理而言,传统企业的管理核心的就是建立管理标准的规范,然而互联网的运营者最核心的竞争力却是鲜明的个性特征,那么对于互联网运营团队的管理就不是“管理了”,就像Google公司一样,根本就没有标准化管理这一说法,上班的地点可以来公司,或许在家里,或许在其他什么地方,上班还可以把自己的小宠物带在身边,所以在Google的办公区,你能见到猫和老鼠一起玩耍,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可能就是总裁和副总裁的小宠物。在他们这里没有“管理”有的只是“服务”。他们的这种“服务”属性的团队运营办法,也不是任何一家公司可以做到的,因为他们对进入公司的职员都是万里挑一的行业精英,所以职员本身就具有极强自我行为意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其实在思维观念里面最大的阻力可能还不是来自企业内部职员,而是前期帮助企业主打下江山的谋士,现代的话说就是顾问,可能这些人过去很成功,所以被企业主聘请成为顾问,也真的因为有这些人的出谋划策,所以企业少走了很多弯路,但是往往也正是他们太成功了,逐渐就习惯了顾问的工作而逐渐远离了市场的当下,随着新商业形态的悄然而来,过去的运营经验已经失去了有效性,其实这一点在我们日新月异的互联网领域就是司空见惯了,所以作为运营者同时也是企业顾问的我而言,保持头脑的绝对清醒就显得极其重要了,因为一个可以影响到决策层的顾问或本身就是决策者,如果这个企业有三万人,那么一个策划案,可能就会在关键时刻改变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好的固然皆大欢喜,但如果是一个过于超前或已经过时的方案,对于企业就是毒药,所以我一直以来不管是给别人做顾问辅导还是自己运营项目,我都是非常小心如履薄冰.....
恰当合适的方案,对企业就是良药;
过时超前的方案,对企业就是毒药。
第二:行为习惯。
行为惯性其实和固有观念的形成是一样的,也是经过了多年的生活,逐渐建立的一套自己认为合适的行为动作,这也是我们所有管理人员要推进新项目落地必须要面对的一大难题,不管我们如何反复强调和叮咛“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当时下面的人都点头答应,但是一觉醒来,他们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该犯的错一样还是犯,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一个行为的改变是需要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通过前面的观念方面的培训,同时要引导其具体的操作,而且要设定某些量化的数据考核指标,让其有明确的执行目标,再加上定期的检查和激励手段,这样慢慢的就能改变对方的行为了,而且这种改变还存在诸多的不适应,团队内部的管理难度就迅速加大,所以对原来的管理团队也是一大挑战。
而且深入运营一个项目,作为新运营方,也会受到项目本身的影响,而开始逐渐改变自己过去的一些行为习惯,然后与项目中的人事物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相互完善的最佳状态。
改变一个坏习惯,唯一的办法就是养成一个好习惯。
第三:利益分配。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传统企业互联网升级,最难的,也是不得不做的就是营销模式的重构,而营销模式真正形成闭环的就是需要在利益分配上进行调整,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调利益,就有可能会动了某些人的奶酪,所以此处内部所遇到的阻力也是最大的,如果企业主转型升级的意志不够坚定,受到内外不同的质疑声,最终会选择妥协,还是走回老路,毕竟转型就意味着内部变革,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可是需要革掉好多人的,最能体现这种现象就是分娩,肚子里面有一个新的生命,需要出来,但是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有时候还会有生命危险,但是为了新生命的诞生,伟大的母亲还是强忍着巨大的疼痛,经历十几个小时的煎熬,最终才得到新生儿的诞生,新项目落地也正是如此。
转型有风险,动前要三思,谋划于心胸;
一旦开始动,坚决不动摇,方能得始终
一个项目要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能少。正因为如此,项目成功是偶然的,失败反而是必然,虽然很多人不承认这一点,却不影响这是客观事实,但正因为是如此,我们锲而不舍所最求的成功,才显得珍贵和有特殊意义。
特别声明,本文属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龙老思 公众号WTX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