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通宵不灭的灯光,重庆进入秋天的阴霾,还有人到中年的心境,这些累加一起,让人条件反射地怀念起从前的中秋月光。
昨天朋友们都回忆川渝地区中秋节的标配食品,居然都不是月饼而是糍粑。用石臼(俗称对窝)将蒸熟的糯米放进去,用一个两头大中间细的大棒子(俗称对窝棒)由有力气的男人反复进行槌打糯米,反复之下,就成了糯得粘牙的糍粑。可以直接吃,可以撮成小团蘸芝麻面,可以蘸糖吃,可以油煎了再吃……
如今想来,糍粑实际上这并不是自己印象中儿时对于中秋节的美味,如今要健康饮食,每年中秋更是应景似的吃,有如月饼。倒是已去世的爷爷,每年都会勤快的早早准备糍粑餐(如今在城市生活,要么自己蒸熟揉捏一阵,要么直接去楼下超市买,离对窝远了。),老人家亲自备芝麻面,煎糍粑,以我这懒人的眼光来看几乎就是不厌其烦。可要从健康的角度来看,三高人士的古稀老人,最不适合大量的吃这类高热量、不易消化的食品,尽管他们认定吃饱了再去吃药就是……
月饼更是全国通行的中秋节的应景食品,北方不同口味多些,南方多以甜为主。四川人传统的月饼感觉严格意义上讲似乎应该叫芝麻饼,偏硬,花生馅,不油腻。去年姐单位发一盒冰淇淋月饼,是孩子们的最爱。
现在的孩子们对于月饼更没有了我们儿时的感觉,因为他们无论如何无法想象时常吃不饱饭的我们童年那般对于食品,特别是这类“高档食品”的渴求,所以他们对于月饼也是挑自己喜欢的吃。我比较喜欢冰皮的,不油腻,口感酥脆,小侄儿到处找肉馅……当然,如果是饿了,什么味道的孩子们也总会吃一个。以我的观察,针对已经上学的孩子们来说,中秋节放假才是他们对于节日最深刻的怀念。
月是故乡明!这其中有回忆,有怀念,有感叹,有珍惜。或许,还有回不去的遗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