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自的四大弟子
一、贺绿汀
作曲理论家,音乐学家,教育家,作曲家,社会活动家等。他长期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
代表作品:
(1)电影话剧歌曲《秋水伊人》《四季歌》《春天里》等。
(2)抗日歌曲《上战场》《保家乡》等。合唱曲《游击队歌》等。
(3)器乐作品《牧童短笛》,这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史上,由早期探索阶段进入真正艺术创作阶段里程碑式的作品,是我国第一首享誉世界乐坛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
管弦乐作品《晚会》《森吉德玛》等。
(4)撰写文章《音乐的时代性》等。
二、刘雪庵
作曲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抗战爆发后加入上海文艺界救国联合会。并独立创办抗日音乐刊物《战歌》。先后任教于重庆国立音乐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音乐学院。
代表作品
(1)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红豆词》《追寻》等。
(2)群众歌曲《长城谣》
(3)电影歌曲《何日君再来》
(4)钢琴作品《中国组曲》等。
三、陈田鹤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长期在重庆国立音乐院任教。
代表作:
(1)艺术歌曲《山中》《回忆》《江城子》《枫桥夜泊》《牧歌》《春归何处》等。
(2)儿童歌曲《植树节》
混声四部合唱《蒹葭》
大型合唱《森林啊,绿色的海洋》
管弦乐《夜深沉》《广陵散》
抗日体裁的小歌剧《桃花源》
四、江定仙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任教于重庆国立音乐院,中央音乐学院。
代表作品
艺术歌曲《恋歌》《岁月悠悠》《树》等
合唱《为了祖国的缘故》
管弦乐《烟波江上》《沧桑》等。
以上便是黄自的4大弟子。接下来讲述在中国近代音乐中具有极其重要地位的两位人物。聂耳,冼星海。
一、聂耳
作曲家,社会活动家。
2、代表作
为电影《风云儿女》写了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插曲《铁蹄下的歌女》。
器乐合奏曲《金蛇狂舞》《翠湖春晓》《昭君出塞》等。
电影舞台剧配乐、插曲《卖报歌》《大路歌》《梅娘曲》等,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痛苦生活及他们的思想情感,具有动人的艺术感染力。
3、音乐特点
(1)准确而深刻的塑造了我国被压迫的劳动群众的音乐形象。
(2)重视音乐的民族风格和艺术形式的创新,作品富于动力、节奏感。
(3)为我国“左翼音乐运动”的开展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二、冼星海
作曲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曾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上海救亡演剧第二队”奔赴各地进行抗日宣传活动。曾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
2、代表作
(1)4部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生产运动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牺盟大合唱》。
(2)群众歌曲
《青年进行曲》(田汉词)、《在太行山上》(桂涛声词)、《夜半歌声》、《黄河之恋》、《拉犁歌》等。
(3)器乐作品
《民族解放交响乐》(即《第一交响曲》),《神圣之战》(第二交响曲),管弦乐组曲《满江红》、管弦乐《中国狂想曲》等。
3、音乐特点
(1)多数取材于现实生活,选取与当时政治斗争密切联系的,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重视塑造工人、农民和革命群众的典型形象。
(3)音乐形象鲜明、生动。音乐语言通俗易懂。
(4)认真学习民间音乐,使他的作品即富于鲜明的民族特点,又富于强烈的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
以上便是今日的讲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