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是一个微信朋友圈的深度用户,平均一天刷朋友圈的次数在10次以上,可以说有空没空都会刷一下。
对我来说,朋友圈是维持友情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这个观点可能在一些人看来比较奇怪,你要维持友情,一个电话,一条微信,不比朋友圈直接吗?
其实,这源于我对友情的一个基本理解:真正的友情不需要过分打扰,把时间留给对方,让他们做更重要的事,关注对他们更重要的人。
这个世界,每个人都很忙,为工作,为生活,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过得更好,当然我们也希望自己朋友过得好。偶尔的小聚可以怡情,没玩没了的各种酒场、聚会就显得有些多余。
有人说,朋友就是要多联系,这样才不会让感情的连接断掉。其实,我们现在我们已经有很多方式来实现。
朋友圈就是这样一种方式。
每当朋友发个朋友圈,我都会点个赞,有些也会评论,这就在告诉他们,虽然联系不多,但我依然在关心你、想着你。
(二)
记得有一次,一位多年没见的好朋友给我微信留言,要借一笔钱,这个朋友我们在一块的时候非常要好,后来分开后各忙各的工作,见面机会就少了,但是感情依然在。他有个特点,对于他认为关系一般的人从来不张口借东西,更别说是一谈就容易伤感情的钱了。
看到他的留言,当晚就给他回了个电话,聊了很久,到最后他说:“我知道你一定会借给我这笔钱,你知道为什么吗?”
“当然,咱们的感情依旧。”这是我当时的回复,他在电话中说,这些年虽然没有见面,但我们都知道彼此经历了什么,感觉就像从来没有分开过。我说,这可能就是默契吧。
这种默契,其实就是从朋友圈开始的。我们的每条朋友圈,都会彼此互相留言评论,有些工作上的事情,哪怕不感兴趣,也会点个赞,我们不支持彼此,谁还会支持呢?
朋友圈这种非主动的友情连接,让我和他的友情更纯粹、更持久。
(三)
现在很多人讨厌参加同学聚会,甚至成为过年期间一个躲不过去的坎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没有太多共同话题,二是互相攀比。一个连在朋友圈都不关注你的人,怎么指望他能和你有共同语言?一个连在朋友圈都不关注你的人,怎么知道你现在的情况,可能你说的每一句话他都感觉你是在炫耀,但这其实就是你真正的生活。
缺乏朋友圈这种非主动连接,你们已经失去了站在同一高度、同一角度看待事情的机会。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候比人与猪之间的差距都大,原因就是不在一个语音体系内。你说的是之乎者也,他说的是柴米油盐,这样两个人即便关系再好,总有一天会分道扬镳。这也就是为什么参加聚会的时候单身的人大多不会跟结过婚的人坐在一张座子上(如果分开坐的话),因为视角已经变了。
朋友圈的价值就在这里,当你通过朋友圈了解到朋友现在都在做什么,处于哪个阶段,在聚会的时候就会聊你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而不是只有他关心而你不关心,或者只有你关心而他不关心的事情了。
话不投机半句多。
友情这种东西,很弱小,也很强大。弱小到你可能失去一个人,就永远的失去,强大到通过点点滴滴可以维持的很长久。
感谢微信朋友圈,这种非主动连接,让友情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