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看儿子撕开花花绿绿的零食包装袋,思绪悠忽就回到了自己的童年。
那时候没有现在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零食;也不像现在随时随地想吃就吃。只有在逢年过节或许家里来亲戚了,才会有零食吃。
印象中最好吃的,也是当时最常见的零食“果子”。就是用传统工艺制作的面点,像外酥里糯的蜜三刀,甜到骨头里;又香又酥咔吧脆的蚂蚱腿;酥酥甜甜满嘴掉渣的条酥,一咬一口糖稀的羊角蜜等等。一一写来,竟然口舌生津,这应该源于儿时甜蜜的记忆吧。
那时的商店也不像现在的超市,可以进去随便选随便挑。
在城里叫百货商店,商品放在货架上,前面有一溜的玻璃柜台隔开,营业员在柜台里面,买东西的在柜台外面,看好商品由营业员给拿过来。
在那个年代,营业员可是令人羡慕的职业。至今犹记,当年小隅口百货大楼里,有一位女营业员,长发飘飘、美若天仙,当时的自己那个羡慕啊!正读初三的我,那时贪玩不好学习,父亲激励我用的就是一句承诺”好好学习,考上学,让你到百货大楼当营业员”。不知是不是这个起的作用,我还真考上了,哈哈!扯远了。
在农村,那时的商店叫:供销社。格局和城里的商店布局一样,只是柜台都是用砖头砌成的台子。老百姓的日常用品,针头线脑,还有好吃的果子都能买到。
所有的果子都是装在一个个大纸箱里,要多少,全由营业员用一杆秤秤好,倒在一张四方形的纸上,包好。纸是那种麦色的草纸,包扎的绳子也是由草纸捻成的。草绳都是挂在柜台的上方,营业员麻利的包好物品后, 手一抬抓住绳子,三绕两绕捆扎好,用手反方向一搁拧绳子,轻轻一蹬,绳子就断了。一个包装的四四方方的果子就递到你手里了。
整个售货过程,顺畅流利、一气呵成。当然,这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看看现在的食品包装,想来还是以前的包装环保。对于小孩子来说,用纸包装的食品还有一个大大的好处————便于偷吃。
那个时候,果子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家里来人送的果子,母亲都会把它藏在柜子里,等着走亲戚的时候用。我们一般只有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
那时只要看到家里来人了,我们都会兴奋好几天,因为又有果子吃了,当然吃不吃的到就要靠智慧了。
我们基本都是趁母亲不在家的时候,翻箱倒柜的找出母亲藏起的果子。这时是不能打开包装放开量吃的,只能是在拐角撕一个小口子,每次抠出一个,然后再放回原位。母亲检查的时候就不会发现。
那时,最好偷吃的果子当属羊角蜜和蚂蚱腿,果子小,好往外掏。每回家中无人的时候,都可以小心翼翼的抠出来一个,塞在嘴里,闭紧嘴巴,慢慢的让甜蜜弥漫口腔,还不容易被其他人发现偷吃。
最难偷吃的果子是条酥,个头大,要把包装撕很大的一个洞才行。最麻烦的是,一口吃不了,往往正在往嘴里塞的时候,被人赃并获。
大部分的偷吃都能得逞,母亲拿出果子发现包装纸破了个小洞,通常会认为是老鼠干的,自言自语的骂上几句可恨的老鼠,也就作罢。我们则在一边捂嘴偷笑。
当然,有时候,实在是没有留住嘴,偷吃了一大半,被母亲识破。但事已至此,母亲只能是说上我们几句,再买些果子配上了事。
直到现在,我最喜欢的零食依然是果子。但是,现在吃到的果子总是比不得回忆中偷吃的果子那么好吃难忘。
那甜蜜的记忆已经根治于心灵的最深处。可能越是不容易得到的,就越是珍惜,越是记忆深刻吧。
现在的孩子,什么东西都是唾手可得,什么都不知道珍惜。再美味的东西吃了几顿就够;再昂贵的玩具,玩了几天就弃之不理;再漂亮的衣服穿了几次,就搁置一边。
总感觉现在的孩子较之以前,物质是丰富了,但许多的乐趣却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