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给婆婆送了一些自己做的吃的,老公感叹了一句:“老太太有福气。”默然片刻,未做回应。回望婚姻生活己然走过了十五个年头,冗长到都吓了自己一跳。一路走来,充满了无数次放弃念头,争吵,眼泪,无助无奈,再到平静契合。如果有人问怎么做到,回答应该是时间,差不多十年才适应婚姻生活或者说习惯和公婆一家人相处与生活的方式。十年的确是个漫长的过程。
对于婚姻的期待,开始于大学毕业后参加第一个同宿舍同学婚礼,很清楚的记得另一个同学在现场激动的说了一句结婚真好。在那样的氛围里引发些许关于结婚与幸福的共鸣。十年之后,再看到有人结婚,心里却默念又一个女人的梦破灭了。
外嫁从一开始就带着偏见的光环,公婆秉持不同意的方针,原因是我来自一百公里外的小地方,而他们是省会城市人民。到最后的妥协是成全独子的任性。所有的婚姻从商讨结婚就拉开了序幕,公公对老公说,别人家的孩子订婚,两家人找个饭店吃吃就好,你整这么远怎么去?而高傲的我却想自古都是男方去女方,从没听说过要女方到男方门上订婚,僵持许久,最终老公做通了思想工作,他们一家奔赴百里之外的我家吃饭商定结婚事宜。恋爱是两个人的事,婚姻却是两家人的事。女人嫁人也不是嫁给一个人而是一家人。在日后的种种,无意有意总能听到婆婆公公关于外地人的种种微词,婚姻磨合期为此和老公争吵不断,老公的一贯态度,不论对错得包容老人,得象他一样无条件的孝顺。吵到最后妥协的只是我,在乎的那些梗在生活里依旧涛声存在着。时间长了,吵累不吵了,却结了一肚子怨气。越来越沉默,也不以抗争的姿态去争取些什么。沟通不了就不沟通,这一回避就又是好多年。以各种借品理由推脱很多关于他们家庭的聚会,倒也相安无事。
孩子的出生,是又一轮家庭大战的开始,公婆以命令的口气让我出去工作,理由是在家带孩子会和社会脱节,上班后乳腺炎发作,彻底断奶。熬到孩子上幼儿园的那几年,对孩子的管教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老公的收入状况不好,我只好拼了命般把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孩子开始上三年级的时候,婆婆公公因为报补习班再次和我们闹僵,孩子不再那么听话,开始玩游戏,他们只好报补习班来解决问题,而我自己的规划是年级再高一点再报。听到我和老公商量暂时不报课的决定,婆婆训斥哪有孩子要学你们爹妈不让学的道理,我们交费,我们接送生气的挂断了电话。最搞笑的是一次,公公从学校接了孩子在路上遇到老公,直接把孩子放在路边,一句话没说扭头就走。五年级开始后,我的眼睛出了点状况,休息一段时间,婆婆开始不停的絮叨孩子管不了,不听话。话里话外透着需要我接盘的意思。陪伴孩子小升初一年多,孩子顺利升入心仪的学校。多年没什么话语权的我,终于熬到了这一天。对于日渐老去公婆,收敛了计较和成见,终于和平共处。
生活在打开新的一页的时候总会诸多的水土不服。原谅那样年纪限制了原本不弱的想象力。现在想来的鸡零狗碎,在那时好似越不过的坎。我不再是那个什么都不好意思说只会腼腆笑笑的小姑娘,连孩子都常会说妈妈你这笑声太豪放,而总在心里狠狠的怼一句,那是你没见过你妈年轻时的样子。那些心路历程,只有经过的人才会懂得,庆幸自己走过,致敬过去的自己,也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常和女性朋友们聊起家庭生活,好象每个人说来都有一段不为外人所知的不同的曲折和故事,而他们的挣扎,争执,眼泪欢笑却如出一辙。每位女性的婚姻生活都成为了一部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