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我应聘一家私立学校。因为是私立,高效率好成绩成了学校的生命线,但奇怪的是,形式主义泛滥成灾。
写总结,写论文,写计划,按理说绿色办公,直接电子化,才是最佳方式,一方面节省了开支,一方面便于保存。但是,老师们复制粘贴完上述材料后,还要手抄一遍,写完上交,都不知道自己写的什么。
每周五,整个下午三点到五点,例会。什么叫例会,就是没事开会。不管有事没事,事大事小,每周五下午成了照例开会的时间,尽管所有人都闭目养神,尽管校长也都看见了。这个例会,其实既不需要开那么长时间,更不需要说那么多话。一件事,一句话讲清楚效果最好,话说多了,事就模糊了,那多余的话也成了废料。
后来,我到了公立中学,那更是形式主义泛滥。印象最深的是两次大考培训。
一次高考培训,一次会考培训。一培训一下午,坐在那就是听着教务主任照本宣科在那里一条一条,一页一页讲培训流程,接下来就是副校长,校长,教育局长,巡视员挨个讲话。所有人都讲完后,两三个小时过去了,老师们玩手机的也玩够了,睡觉的也睡醒了。
其实,最好的培训半个小时完全能达到目的,听者开心,讲者省力。就比如这考试培训,30分钟完全能搞定,教务主任在台前按照实际流程给在座的老师们演示一遍,老师们既能快速了解相应流程,又能注意操作细节,最重要的是仅用十几分钟完全能高效完成。既能避免听者的倦怠和无趣,又能达到高效的培训目的,至于大校长二校长之类的形式化讲话完全可以免去。这样的会议大家都舒服,可是,为什么还要喋喋不休的说呀说,讲呀讲,讲的大家东倒西歪,昏昏欲睡的,而且培训的过程和结果未必令人满意。
很多时候,人们嗜好形式主义,因为完美心理的驱使;但是形式主义的一大弊端便是费力不讨好,费时没成果。
但是人们执迷于其中,积习成性,难以改变。于是把消耗时间当成了工作成果自我欺骗,自我安慰。却从来不去反思一下——这么多时间都干什么了。
即使有人反思了,发现了问题,依然没有改变。或者没有勇气,或者没有能力,或者狃于习惯,或者因为懒惰。总之,没人敢站出来改变。
可惜了,一大群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把大把大把的时间用来耗磨,把如金如璧的光阴用来打盹,最难理解的是每个人都忍受着噪音和无聊的折磨,在那里看生命静静流逝,任岁月慢慢枯萎。
时间,真的因人而异值。有人珍惜时间,争分夺秒的做着理想的事业,他们把时间看的比生命宝贵,因此他们生命的时光也比一般人贵重;有的人无视时间,日将月就无所事事的活着,他们没有时间概念,如果有,也只是把时间看成休闲的代名词,所以他们的工作,只是拿时间换钱养老,时间对他们也就值那8小时的工资。
当办公室同事算计一节课多少钱,一节晚自习多少钱,一个月多少钱时,我常常觉得可悲,难道我们的生命就值这俩钱?难道我们的时间就这么贱?
仔细想想,也就值那俩钱了,因为你对时间的态度就决定了你生命的价格,你看待工作的视界就决定了你的身价。
我常常叮嘱自己,在这里工作,别算计钱,那点钱根本就不配你一天8小时,即使半小时都不够。
当办公室家长里短的闲聊时,当抱怨工资太低时,当召开会议罗里吧嗦时,我看到的其实是懒惰,空虚,无聊和应付。而我自己深陷其中,常常无可奈何,既不满现状,又随波追流,还带着深深的伤痕。
但是,我很清醒,我有想法,我也自励。
我知道我来这里干什么,我清楚我每天在干什么。
我深信,每段时间都应该有事做,而且是目标规划中的事。
我深信,生命的高贵绝不在吃穿用度,而是精神的厚度。
高中教师生活常态是,早起贪黑,披星戴月,一点也不夸张。基本是所有职业中日工作时间最长的职业之一,工资却不高,相比较而言。
于是老师们常常喊累。而真实情况是老师每天的工作量并不大,不管是精神性还是体力方面都不算重,所以经常喊累喊忙,主要因为没有成就感,不管是精神性的创造快乐,还是物质方面的金钱奖励。
但是我又觉得很公平。因为他们并没有创造值得奖励的成果,只不过一天天,一年年重复同样的工作,耗磨时间并不等于创造成果,而老师们的共识是长时间工作等于等值的工作成果。
把生命中最宝贵的时间,把一天24小时,以每天10小时200元的价格贱卖,久而久之,生命的价格也就定位了。可是,你说,太俗了,老师干的是良心活,请问,你为什么天天抱怨钱少,又累?
只能说明,你的时间不值钱,你的劳动很廉价,你的人生很平庸。
凡是以时间长短衡量工作价值的,凡是把虚耗时间当成工作常态的,凡是不把时间当回事的,结果就是——
时间不会把你当事,当你老了,守着不多的时间,叹老嗟悔。
回顾一幕一幕往事,流年似水,都是空白。
后悔一次一次机会,偷偷溜走,不知珍惜。
其实不晚,从现在开始,定好目标,努力行动,抓紧时间,高效做事,你会发现,除了不累,就是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