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陈某、21岁
主诉:感冒,头痛,鼻塞,咽痛,流清涕、咳嗽。
感冒:
是以恶寒、发热、鼻塞、喷嚏、流涕、咳嗽、头痛、全身不适等为主症的一种常见的外感病。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由于卫外功能减弱,邪气有皮毛,口鼻而入,导致一系列外感症状。由于。外邪“有偏寒偏热的不同。因此,偏于寒,则寒邪束表,肺气不宣,阳气阻遏,毛窍闭塞,此为风寒外感。偏于热,则热邪灼肺,腠理疏泻,肺失清肃,此乃风热外感。
方义:
1.大椎为督脉经穴部位,又是诸阳之会,可通一身之阳气,为全身强壮之要穴之一,取之扶正以驱邪。
2.大杼,膏盲,神堂均为膀胱经穴,五脏六腑之背俞穴均位于膀胱经上,故刮拭膀胱经以上之腧穴可通调膀胱经气而调五脏六府的功能,同时大杼宣肺,膏盲养阴,神堂安神。
3.肺主皮毛,寒邪束表,取肺经列缺以宣肺气。
4.取风门以疏调太阳经气,散分寒解表邪。
5.太阴阳明为表里,取阳明经原穴,合谷疏风解表。
6.风池为足少阳胆经,阳维脉之交会穴,亦是疏风解表,清里头目之要穴。
7.曲池,外关,鱼际泻肺火,退郁热。
痧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