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驴友都说,一生总要自驾去一趟西藏,正所谓“318 此生必驾”。念了很多年,我们也终于在今年得以成行。
藏区的美,整体而言是大气苍凉的,对于从小看惯了大山的我而言,依然是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和享受。
是自己太懒,明明出发前想着每天写一小篇旅途纪录,但真正在路上之后,醉心于美景中,只顾得上拍照和尖叫,连视频都没拍太多。当然,这其中也有高反、寒冷和赶路开车的原因。
今天就先说说珠峰之行吧,都是碎碎念,就当是为了若干年后回忆起来还能记得个子丑寅卯。
我们在6月28日晚上住在定日县,6月29日一早出发景区,景区大门人和车一起购票,5个人连同车子一共800元。
景区大门距离珠峰观景台还有90多公里!西藏很多景点都是如此,羊卓雍措(羊湖)也一样,景区大门距离山顶的湖边还有几十公里。
现在游客的车子只能开到半山腰的观光车停放处,不能直接开到大本营。所以到了半山腰就要买观光大巴上大本营,大巴车往返票是120元/张。
前往观景台路上,同一班车的民警让我们注意看两边山上,不定期能看到雪豹,说是昨天就刚看到两只。大家很兴奋到处张望,但挺遗憾,今天可能时机不对,没再遇上。
海拔5200米的珠峰观景台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什么?风真大!
一下大巴车,只听到风呼呼作响,拍得你脸疼脑袋疼。我的帽子没有防风绳,根本戴不住。好在披了条胡里花哨的围巾,把围巾裹在帽子外,终于镇住了这顶随时要飞走的帽子。
一路逆着寒风哆嗦着走到观景台的石碑旁边,那时候什么寒冷什么头疼流鼻涕都不重要了,因为珠峰就在你的眼前!
这座终年被白雪覆盖的世界第一高峰,仿佛离你很近,那么高大,那么威武雄壮!
当然,现实是观景台距离珠峰还很远,应该还有几十公里吧。你也不可能再往前,那里立了个牌子“游客止步”,外出旅游,遵守规定是第一准则。况且,还想要命呢是吧。
我们到的时候是傍晚大概18点左右,珠峰顶上云层比较厚,没有办法看到峰顶,但是神山总是自带高光的,即便没有看到山顶,我们依然很兴奋。
当然,在高海拔地区兴奋是很危险的,会加速高反,根据我这一路的经验,巧克力和葡萄糖对付高反挺有用。
氧气瓶?嗯……不好意思,个人没感觉到任何用处,我们买了一堆,最后都送给租车公司了。
说回珠峰,初次见面是什么感受呢?除了震撼,让我兴奋之外,居然还有感动,也不知为何,就有点想落泪。感叹造物主的神奇,赞叹自然的伟大,太多情绪说不清。
后来我们不幸碰到下雨,不过这在珠峰观景台是很常见的,整个藏区的雨或许都差不多,来得快去得也快。
我们没有一定要看日照金顶的执念,对于没能看到峰顶的结果也能接受,也实在很害怕住大本营的毡房,以及那些可怕的旱厕。
下雨时我们拍完了照,也知道后面不会看到神山顶了,实在太冷,又淋了点雨,大家也都开始头疼脑热了,于是,上车折返停车区。
往前走没多久,就没有雨了,开车回定日酒店的路上是我负责开车,盘山路的曲折在318已经领教了不少,况且最难开的从芒康到左贡的路段也是我开的,这路也就不会觉得难走,就是有点费眼睛,真是一刻都不敢分神。
这九十九道拐其实比怒江七十二拐要难开,因为更拐,但好在车少,我也就随便压中线开。
惊喜往往就是会不期而遇,本来,没能看到珠峰山顶真面目的我们也知足了,但就在回去的路上,天气晴好,它现身了!!!
云雾散去,珠峰终于揭开面纱!虽然已经离她大概六七十公里,但是你依然能看得清楚!她就是比别的山都要高,都要威武雄壮!
那一刻,你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不远万里前来瞻仰她,为什么那么多人前仆后继想要去征服她!因为她代表了不可超越的那个你!
2020年12月8日,中国与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8848.86米,已经不是石碑上的8844.43米,那时候石碑还没更新,不知现在是否换了新的。
这一生,也许不会再去第二次,也许还会再去很多次,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