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颈鹿姐姐上线|第5-8次伴读

第8次伴读 2025.7.5

1.分享日常

W:去学校学骑自行车。

H:摘芦苇做火把结。

2.玩游戏:这不是……是……

我开头:“这不是唇膏,是发卡。”紧接着唇膏演变成各式各样的东西,比如金箍棒,橡皮,棍,糖,簪子……

W开头:“这不是墨水,是可乐。”紧接着墨水演变成颜料,星空,还有我空空的脑袋……

3.共读文章第11篇曾国藩背书慢,但是靠坚持和勤奋实现理想。无一日不读书,无一日不反省。

接龙叙述曾国藩的故事,增加印象。

4.交流分享

“你们有没有做什么事情不太容易,但是坚持了很久?”

H:“开拖拉机。”(我听了之后震惊和佩服,毕竟他才是4年级的男孩,已经撑起家庭的重担开拖拉机了。)

W:“学习。”(学习确实是上学时期最难、最需要坚持的事情,我们一直在努力。)

我分享自己目前坚持最久的事是已练字136周,还有44周,分享之前300天日更打卡挑战成功,还分享HZ那边的学习如何卷。这是今天听表姐分享的,外甥还没上三年级,每天要打卡的作业七八项不止,得好几个小时。小学孩子在上初中前已经把初中、高中的英语知识都学完了。(要比我的英语知识水平高了,惭愧。)这说明家长的确够重视孩子教育,但是孩子、老师、学校都没有一点休息。确定“减负”?

5.搞笑的冥想

最后几分钟看孩子们比较疲惫坐不住了,我想到带着他们冥想来休息。跟预想的一样,孩子们没有办法进入状态,看着我觉得很搞笑。我完全能理解,2021年在上海第一次参加冥想时,我也是这样。

虽然没有通过冥想达到休息的效果,但是大家脸上充满笑容开心很多,干脆让孩子们伸伸懒腰,抖抖肩膀。


第7次伴读 2025.6.28

1.两个孩子都分享“打卡”游戏获胜。其中一个说输掉的孩子哭了,还威胁着要告家长打卡,只好把卡退了。心里很憋屈,想打他一顿。

7月1日周二考试,考完试还要补课一个月。“开心的暑假,一点都不开心。”

2.商量更改伴读时间为每周日晚上7点~8点。

3.共读文章第10篇梁启超: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千载暗室,一灯即明!流亡路上写下《少年中国说》。重点讲了第一段,介绍修辞排比,圈出每句中的不同。分享音乐《少年中国说》。他们中午课间操也有这首歌,还有手势动作。

4.对我的印象,文章讲得清楚,问题探究解答得清楚,读书有节奏,很喜欢。

5.我分享看电视《长安的荔枝》,分享监考一天,分享改卷的题目是关于玩手机的两幅漫画,问问他们的观点。他们不敢玩手机,会被家长打。最后祝福他们考试取得好成绩。


第6次伴读 2025.6.22

周五下午车要修理,所以沟通后伴读挪到周日。

1.分享日常

W:吃烧烤,有肉、火腿肠。

小辣椒:搬家;我的学生即将第一次用答题卡答题。

H:开始先吃晚饭边旁听,后来分享生病要吃药打针。

(他们已经在使用答题卡答题,普及的比较早。)

2.共读文章第9篇《女排精神》

在巴西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战胜巴西队,又战胜荷兰队,最后战胜塞尔维亚队,成为世界冠军。拼命努力,永不服输,无所畏惧,这就是女排精神。

解释“go home”的意思是回家;介绍“比”,“25:23”是“25比23”。分析女排在比赛过程中的感受有紧张、害怕等,她们的品质有不服输的精神,强大的抗压能力等。

“你们有什么想对中国女排说的吗?”

W:“你们真厉害!”

H:“谢谢你们帮我们挽回了中国的尊严,帮我们中国人挣回了脸面,是我们的骄傲。”

3.故事新编

H提了一个当地非常有名的“坏角色”,我们三人接龙新编故事。两个孩子在过程中更多会延续原有的版本,我努力改变方向,使这个故事不再那么恐怖和惊悚。越说我听得越害怕。

不过没关系,有坏就有好,H又介绍了对应专克前面“坏角色”的“好角色”。

我强调了编故事的意图是为了发挥想象力,如果有下一次尝试,还是我随机起个头避免陷入已有的范本。


第5次伴读 2025.6.14

1.分享日常

孩子们一天吃三顿米饭;平常也做眼保健操,注意爱护眼睛。

2.共读文章第7篇《王阳明知行合一》

古代先贤认为人生最宏伟的目标:立德、立功、立言,树立高尚的品德,建立丰功伟业,留下有思想的言论。

王阳明开始考试不中,如愿当官后弹劾刘瑾,罢官、追杀。在江边写遗书假装跳河自尽,躲过一劫。思考为什么读了那么多圣贤书,还过得那么惨?提出4字真经:知行合一。

3.交流分享

“关于考试这个话题,你们有什么想分享的吗?”

W:“喜欢考试,考完就放假可以玩了。”

H:“不喜欢,如果考不好会被打。”

H:“为什么会有考试?”

小辣椒:“一、检验孩子们是否学到知识。二、有助于查漏补缺,发现还可以精进的地方。”

H:“我知道了考试的目的。”

“现在听完后你们对于考试会减少一些压力吗?”

W:“会。”

H:“不会,每次到考试前都要复习复习,现在更害怕了。”

小辣椒:“我听到有些担忧、害怕,是吗?虽然我本身没有想要增加压力的意思,但确实出现了这样的感受,我们允许它出现。”

4.共读文章第8篇《成骨不全症(玻璃娃娃)刘大铭》

一出生就得了成骨不全症,从小到大经历10多次手术骨折。到初中时,脊椎完全变成字母S型。当父母也绝望时,他向北京瓷娃娃协会求助,填写英文电子病历登记表。三周后收到来自意大利医院的回信,他急忙回信:“在这个世界上,多数人都在他们的一生中,遭受着命运或多或少的压迫和挫折。他们从未尝试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挑战那些人云亦云的话。我不想这样,我想清醒的在这世上活着,我不要白白的来世上一趟。”

扛过凶险的手术,坐着轮椅重回高三复习,最后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录取。在高三结束前,写出长篇个人自传《命运之上》。

你可以比自己想象的,更加强大。

5.交流分享

“他做了手术,骨头还会碎吗?”

“我现在还真不太清楚。大家在伴读结束后也可以搜索了解一下,我们保持好奇,不断探究。”

(做完手术之后,骨头仍然还是有碎的可能性。刘大铭现在已是宁夏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北京中轴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加了他的企业微信。)

发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