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6月8日

《正面管教》6月8日

四个尊重,既和善又坚定

情绪觉察,先育己再育儿



体验式课程

我们的成长要跟的上孩子的成长

家庭分公,让每个人都有参与感,准备一些道具,例如围裙,帽子等,会让孩子很有仪式感

试想一下,再过20年,你的孩子下班回到家,你打开门,看到他,你希望他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样的品质,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内心世界?

【下图】先写出期待,再来看看当下我们需要的挑战,(中间部分)然后想想我们做了些什么?

【互动】行>言

把右手放在下巴上(老师把手放在脑门上)

联想到我们平时在家里会有这样的情况吗?

感受是什么?纠结,不公平等等

镜像神经元

模仿学习(0~6岁)

我们希望孩子怎么样,我们先做到怎么样。

【互动】不/别

1,不要看着我,不要坐着,不要看左边,不要……别……

你的感受?

2,请你看着我,请你站起来,请你……

你的感受?

大脑先处理动词和名词,然后才是副词。

要明确告诉孩子要做什么。

【作业】

回家数数你和家人说了多少不和别。

【高和善】

尊重孩子的情绪(情绪没有好坏)

尊重孩子的潜力(例如两岁的孩子可以自己吃饭)

【高坚定】

尊重家长自己

尊重客观环境(例如红绿灯)

【例子】

晚上9点7岁女孩已经躺在床上特别想吃蛋糕,外面下雨很大,你作为家长会怎么办?

用和善而坚定的方式会如何处理?

宝贝肚子很饿是嘛?妈妈有时也会在半夜想吃东西(尊重孩子的情绪),但是外面在下着雨(尊重客观环境),不方便出去(尊重我们自己),我们一起想想有什么办法好不好(尊重孩子的潜力)?

孩子的感知能力很强,但是解读能力很差,比如父母多抱抱老二,老大就觉得爸妈不爱我了……

正面管教介绍

http://mp.weixin.qq.com/s/FqqUuTGrn7d4lve3bk1SEw

学会的最高境界是会教,大家可以多分享给其他人。

案例:做实验,400个孩子做拼图,一组表扬的话语,一组鼓励的话语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

表扬就像糖果,鼓励就像水。

http://mp.weixin.qq.com/s/y0eME6sPy5IPjW5cPDhxaA

描述越具体越好

感谢让对方感到有价值感

【作业】

练习用鼓励说话(群里打卡)

上方卡 Top card

来送快递的,送了四个箱子,你可以去掉一个最不喜欢的是什么(压力状况下)

再去掉一个最不喜欢的?(平时的放松状态)

批评,嘲笑 ——控制型

拒绝,抛弃——取悦型

无意义,不重要——卓越型

压力,痛苦——安逸型

互动【贴标签】

贴在扮演孩子的身后,大家看到标签后给孩子相关的评论。

感受来自内心

想法来自大脑

决定来自脚下

【思考】

上方卡和贴标签有什么关联?学到了什么?对教育孩子有什么帮助?

【个人感悟】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不论好与坏

不要让生活经验在成人和孩子在中间,干涉孩子的成长。


【情景扮演】

结婚纪念日,你精心准备了丰富的晚宴,但是老公忘了,很晚才回来,你会怎么样?

3A

感受

事实

请求


【案例】

孩子回家和妈妈说:“我很生气,我想奏小明”

《杰瑞的冷静太空》

脑盖打开,原始动物脑

http://mp.weixin.qq.com/s/8YAYnQIwf9p8mXsr8nuhPQ

掌中大脑

我们的情绪就掌握在自己小小的手中,我们要正面面对情绪,不要去逃避他,当我们脑盖打开时,所做的决定和想法都是冲动、不理智的,而当我们脑盖合上时,我们才会真正的看到问题。

一般25岁发育才会比较成熟,男生会更晚些。

2岁和青春期的时候会有两个快速成长期。


【总结】

最后送大家一首诗


慧育家工具视频介绍

http://mp.weixin.qq.com/s/sasIdCz4jC5TFVU7ouLVSA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天进步一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从开始只能写几句话、模仿别人的观点,到现...
    一个帅气的名字呀阅读 18,496评论 4 31
  • 1 大家好,这一期音频将为你讲述的书是《正面管教》。 作为父母,我们总会遇到令人头疼的管教难题,孩子两岁时,总爱打...
    吴彩凤1阅读 3,674评论 0 1
  • 永澄老师会邀请完成50天观察(留言50天)的伙伴进行一个闭门会议,交流他在策划这个实验的前因后果、思路方法...
    鋟叔叔阅读 3,471评论 0 2
  • Day 35 2017.05.27 同胞竞争 “每个人都需要感觉到自己有归属、很重要。家是孩子们认定自己归属状况如...
    悠导阅读 4,763评论 0 1
  • 水 近日的感动是读了一首童诗 想变成一棵树 开心时开花 不开心时 落叶 一汪碧潭 照见天 照见日月星辰 鬼魅 你身...
    秋浦在右阅读 1,009评论 0 2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