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随思所想

Day 35 2017.05.27

同胞竞争

“每个人都需要感觉到自己有归属、很重要。家是孩子们认定自己归属状况如何的第一个场所。孩子的观察能力很强,但是解释能力却很差。

当一个新生儿诞生时,大一点的孩子往往会相信:“妈妈爱我不像爱小宝宝那样多。”当孩子再大一点时,他们经常错误地相信,一个家庭中只能有一个人在某方面独佔鳌头。如果一个孩子认为他的兄弟姐妹已经在运动方面比较突出,那就可能会成决定成为一个用功学习的孩子,或者有音乐专长的孩子,或者成为一个交际花。孩子们常常会基于出生顺序形成各种典型的性格。”

当我家第二个儿子生下来后,我都按照养育他哥哥时的模式来养他。因为心中常拿哥哥的成长做标准来衡量弟弟,除了屡屡碰壁,还“收获”了弟弟的不满以及他极强的好胜心。原本老二就有努力想要赶上老大的“内驱力”,加上我的强化,变得更甚。

当我意识到我的下意识的比较对孩子的成长没一点好处时,我学着慢慢放下,去欣赏孩子们的不同的精彩,他们也学会享受自己的独特,越发精彩地绽放。


Day 34 2017.05.26

顺从

有听家长说我的孩子特别不听话,如果不处罚他呢,担心会把他惯坏了。但是我发现越是处罚他为了让他顺从,结果他越不听话。

“在考虑考虑顺从这个问题,想一想你的长期目标是很重要的。在当今社会,教孩子顺从可能会很危险。那些学会顺从的孩子,可能会成为“努力寻求别人赞同”的人,并且会顺从任何想要控制他们的人——起初是家人,然后是同龄人群体、团伙、邪教,甚至是专制或有虐待倾向的配偶。

有些孩子会拒绝放弃自己的权利感,并变得叛逆。那些不知道有更好的办法的父母,会更努力地强迫孩子顺从,从而造成激烈的权力之争。更好的办法是,教给孩子合作、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尊重自己和他人。

孩子们需要的是指令还不是惩罚。”

每次听到家长说到孩子的不听话、叛逆,我往往会说恭喜你有个内心强大的孩子。孩子拒绝你,说明他内心有力量,并习惯支持到他可以拒绝你。在他不断的实践中,他越来越有力量,越来越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越来越有主见、独立,越来越不会人云亦云……

我发现我家老大越来越有力量了,因为最近我被拒绝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我继续吸氧~


Day 33 2017.05.25

今天的讲座中有家长提到放手让孩子自己安排玩耍和作业时间,结果7岁孩子晚上11点才睡。于是家长就对孩子有意见,觉得孩子玩性重、说话不算数。

当知道惩罚不好,没法带来长期效果;让孩子感觉糟糕,也不是好办法……因为掌握得还不好、练习得还不够,所以实际中会有偏差:变得和善过头了,一切以孩子为主,忘了尊重自己尊重当时的情境。当然,最后以家长的不满、压抑或爆发等收场。(我曾经就是这样的家长,现在偶尔还会。)

于是,我在想,如果我是这位家长,下一次我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发生?(7岁孩子最后11点熄灯睡觉)

我想我会和孩子商量好晚上就餐的时间、做作业的时间和最后就寝的时间,确定后并坚持,然后其他时间的安排听由孩子来安排。

自由和界限(或责任)犹如硬币的两面,如果孩子拥有无限的自由,那么自由对他来说毫无意义,而且他因不知道界限在哪里反而会缺乏安全感。

当我让我的孩子自由安排他自己的时间时,我也不断提醒我自己他的年龄。



Day 32 2017.05.24

早晨的烦恼

在各种有关亲子的工作坊和讲座中,都会听到有家长烦恼孩子早上不起床、上学要迟到的事。

“家里的氛围是由父母建立的,而全天的基调是在早晨奠定的。很多孩子和父母以争斗开始每一天,因为,正如我们说过很多次的那样,孩子们会一直做管用的事情。对孩子们来说,忽视父母的唠叨和说教,并让父母为自己做所有事情,在太多的情况下都很管用。”

我们看一下以下的建议:

1)不唠叨、不说教,让日常惯例说了算。在我们家,日常惯例在家庭会议时探讨达成一致。

2)为每天早上该做的事情设一个最后期限。对于小儿,8:45闹钟响,不管有没有吃好早餐,都拿起书包出门上学。

3)做好自己的事,让自己做好准备。不唠叨或提醒孩子们需要做什么。要让他们体验忘记事情的后果。

对于这条,我对老大是这样的,对老二还没有完全做到,还会唠叨或提醒。

所以,老大做得很好,自我管理很棒,早上我们基本上都是相处愉快;而我和老二有时就会有纷争。现在一总结,怎样做更有效一眼就看出来了。

4)如果你很难克制住闹得就在孩子为上学做准备的时候多花点时间冲淋浴。

哈哈,放轻松。

试试看,这样做有助于你得到孩子们的合作,从而帮助每个人都感觉更好,让每个人一天的生活都更加顺利。


Day 31 2017.05.23

家庭会议

“休息”了近2个月的家庭会议昨天又重新开启了。

在致谢环节我们全家再次学习了“致谢”要说具体的事情,而不是泛泛而谈;“致谢”是感谢家庭成员,只说好的,无需指出对方不合适的地方。

然后我们在一起探讨各自的需求,以及如何满足。

在正面管教的错误目的表中,无论对方的错误目的是什么,在积极回应的选项中都有“家庭会议”。

我喜欢每周一次的家庭会议,一来有一种仪式感,二来也是我们全家的特殊时光,彼此感谢彼此连接,三来可以对关心的话题心平气和交流......

“家庭会议除了可以帮助解决问题,同时家庭成员还能够学到沟通技巧、合作、尊重、创造性、表达感受以及作为一家人如何快乐相处......”摘抄《正面管教A—Z》


Day 30 2017.05.22

爱发脾气或好斗的孩子

“体验一种感受与表达情绪(比如发脾气)是有区别的。愤怒是一种感受,是随着你相信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对一种情形感到无能为力而产生的。愤怒还可能是对伤心的一种掩饰。发怒的孩子有可能是对自己的父母、其他孩子、自己、生活或对他们发怒的其他人感到沮丧。

孩子们可能认为没有人关注自己或考虑自己的需要。

孩子们通常都有充分的原因感到愤怒,即便他们有时不知道原因是什么。

但孩子们被别人指手画脚和控制,并且没有选择是时就可能会感到愤怒。

被过度保护的孩子常常会感到愤怒。

如果成年人对孩子进行身体或语言虐待,孩子们会感到愤怒。而且,如果一个孩子看到父母用攻击性的方式回别人的愤怒,他也会这样做。

父母们往往以更多的控制和威胁来回应孩子的愤怒和攻击行为,使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如果你或你的孩子感到愤怒,你们之间可能出现了权力之争,摆脱这种权力之争并为合作而努力是很重要的。”

如果孩子爱生气好斗,我们真的要想一想我们给到他的是什么样的言传身教,我们是“以暴制暴”、控制,还是去体会他的感受、了解他的需求和他行为背后目的?

如果我爱生气,又是有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Day 29 2017.05.21

列一个感觉词汇表

“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够了解他们自己的感受并培养情商,就要从倾听孩子的感受开始,而不是试图通过解释来否认孩子的感受,或替他们平复平复自己的感受。你的孩子会从中了解到,有自己的感受并将感受表达出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你的孩子正通过行为表现出某种感受,而不是把它说出来,也就是说正在发脾气而不是谈论自己生气的是什么,那么,你可以通过把孩子的感受说出来,帮助他明确自己的感受。”

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就要不断和孩子交流表达感受的词汇,如:快乐,喜悦,愉快,舒服,伤心,难过,气愤,愤怒,无助,恼怒,尴尬,害怕,困倦,无奈,绝望,害羞,喜出望外等等。

当我们可以很好地识别自己的感受时,我们也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表达感受,同理共情他的感受。

先从自己练起吧。



Day 28 2017.05.20

爱发脾气或好斗的孩子

“体验一种感受与表达情绪(比如发脾气)是有区别的。愤怒是一种感受,是随着你相信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对一种情形感到无能为力而产生的。愤怒还可能是对伤心的一种掩饰。发怒的孩子有可能是对自己的父母、其他孩子、自己、生活或对他们发怒的其他人感到沮丧。

孩子们可能认为没有人关注自己或考虑自己的需要。

孩子们通常都有充分的原因感到愤怒,即便他们有时不知道原因是什么。

但孩子们被别人指手画脚和控制,并且没有选择是时就可能会感到愤怒。

被过度保护的孩子常常会感到愤怒。

如果成年人对孩子进行身体或语言虐待,孩子们会感到愤怒。而且,如果一个孩子看到父母用攻击性的方式回别人的愤怒,他也会这样做。

父母们往往以更多的控制和威胁来回应孩子的愤怒和攻击行为,使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如果你或你的孩子感到愤怒,你们之间可能出现了权力之争,摆脱这种权力之争并为合作而努力是很重要的。”

如果孩子爱生气好斗,我们真的要想一想我们给到他的是什么样的言传身教,我们是“以暴制暴”、控制,还是去体会他的感受、了解他的需求和他行为背后目的?



Day 27 2017.05.19

平等地对待你的孩子们

“如果你有不止一个孩子,那么,为了防止同胞竞争、出现好孩子-坏孩子组合以及伤害孩子们的感情,你可以使用的一个最方便的词语就是“孩子们”。成年人往往会形成挑某一个孩子毛病的习惯,而不是使用“孩子们”这个词同等地对待每个孩子。

我们很难知道究竟是谁挑起了事端。”

曾经经常2个孩子同时告状,大的说小的烦他,小的说大的推他......每次他俩都觉得对方不好,我就忙着做“警察”来判是非,往往三方皆“气”,谁都不顺。

后来,我听到后,就说知道了,你们准备怎么办?

这时谁对谁错不是重点,他们要什么样的结果并怎么实现才是重点。

渐渐告状少了。

有时仍有状况发生,我又学着体会他们各自的感受,他们被听到了,满腹滴气恼或委屈、无奈顿时释放,身体柔软、情绪平复,也因此他们懂得了各自的兄弟,感情升温。

只要做父母的放下对孩子们的评判和比较,尊重他们的差异,孩子们之间就会有更多的合作而非竞争。



Day 26 2017.05.18

养育方式的差异

简·尼尔森: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要共同养育孩子,就意味着父母双方必须要有完全一致的养育理念和行为?如果父母之间是一种相互尊重的关系,那么双方就会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对方,并且知道两人不一致也没关系。孩子们完全可以毫不费力地明白爸爸是这种做事方式,而妈妈是另一种。这并不会给孩子们造成困扰。有害的做法是,父母中的一方试图过度弥补另一方的做法,而不是做自己;或者允许孩子操纵父母相互对抗并主导整个家庭。一旦父母们学会看重彼此的差异并尊重对方的养育方式,他们就能快乐地共同养育,并承担起各自的责任。

我们做父母的,原本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怎可能一样?

当我们意见不同的时候,我们承认我们之间的差异吗?我们能尊重彼此吗,还是对着干?

如果我的养育方法更合适时,我是对配偶不耐烦、说教、唠叨,还是让配偶看到我的养育方法并相信经验不足的ta会通过观察来学习?

我们有没有在孩子面前数落配偶的不是?

......

尊重而有界限并接纳彼此之间的差异,孩子们能够知道,父母之间的差异可以成为财富而不是负担。他们会知道,做事的方法并不是非对即错。他们还能学会观察人的行为,并找到让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办法。


Day 25 2017.05.17

过你自己的生活

“太多的父母都试图让孩子延续自己的生活。他们希望孩子完成自己人生中没能实现的事情,或者认为孩子应该取得和自己一样的成就。他们不愿意花精力尊重孩子作为一个人的感受与愿望。

卡里.纪伯伦在他的散文诗集《先知》中说得非常精彩: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了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凭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以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过你自己的生活,意味着在支持孩子追寻他们的梦想的同时,要积极追求你自己的梦想。这不意味着忽视或娇纵孩子。这你就会喜欢自己的孩子,因为你不会再依赖于孩子。”

今天摘抄一段《正面管教A--Z》中有关“过自己的生活的文字”。

孙瑞雪在《完整的成长》第三章第六节中也选用了纪伯伦的这首诗。

用心体味着这首诗,此刻,我不想说什么。

图片发自简书App



Day 24 2017.05.16

在家中排行老大的孩子的相似性是最容易预测的,因为这是一个变数最少的位置。

当然,并非所有老大都会形成完全一样的特点,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之间的不同点犹如我们的相似点一样多;但是,出生顺序相同的人往往会形成一些相似的个体特征。如:负责任、领导者、专横(哪怕他们内心里希望别人为了自己自己做得更好)、完美主义、挑剔(对自己以及对他人)、循规蹈矩、有条理、好胜、独立、不愿承担风险、保守。

《正面管教》中对老大的解读以及还有不少内容对“独生子“”一些例外”等等的阐述,可以帮助到我对老大的理解,加上最近开始慢慢学习五行,对孩子的时间局的了解,都在帮助我可以更智慧滴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孩子有特点




Day 23 2017.05.15

今天一位8年级的妈妈说她孩子从小他们家长就赞美他,结果现在没用。

于是我们在一起学习了鼓励和表扬的区别,这位妈妈发现原来他们的赞美基本上都是表扬,根本没法激励起孩子的自信、勇气、独立和能力。

我喜欢和青春期的家长们分享“特殊时光”这个“秘密武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家长和青少年建立起情感连接,而且它还具有鼓励的效果。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提到“特殊时光”有鼓励的效果,是因为:

1)当孩子们能期待和你的特别时光时,他们会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他们会感觉到他们对你很重要。

2)安排好的特别时光是对你的一个提醒,提醒你当初为什么要孩子——是为了和他们在一起的快乐。

3)当你太忙而孩子希望得到你的关注时,让他们接受你当时没有时间的事实会容易得多:“孩子,我现在不行,但我盼着我们4:30的特别时光。”


Day 22 2017.05.14

晚上9点多,温哥华还沉浸在母亲节的温馨氛围中。

坐在桌前,让自己慢慢沉淀下来。

Connection before correction❤️

在刚结束的慈善活动中,孩子们完全是主角,安排一切,特别是青少年们。他们愿意来参加这样的活动,如果没有和财(父亲)和印(母亲)的好关系,或许他们更愿意和他们的朋友在一起。

我家青少年上个月的某个长假的一天突然说母亲节那天陪我逛街,把我惊讶得“啊~”。有了这样的好关系,请他参加组织这次母亲节的慈善活动顺风顺水,更意外的是他还做了主持,还主持得诙谐幽默又真实淳朴。

修个好关系,给予自由空间,真的很重要,特别是家有青少年。

祝福大家!

图片发自简书App



Day 21 2017.05.13

今天早上起来就收到朋友微信求助,关于家中9年级的孩子玩游戏的事,昨晚家中硝烟弥漫。

我推荐她先听一听《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中的相关章节的音频,然后我们再聊一聊怎么面对和解决。

我自己也在路上听了下载下来的音频。

如今的世界和我们成长时的世界已经很不同,他们的交流方式和我们当时已经完全不同。

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势必天天“水火不容”。认识到后,也扪心自问,除了外部世界的不同,还有什么把孩子推向网络?他在网络里获得了什么是他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我是不是把孩子玩游戏这件事恐怖化了?(我曾听到过一位家长说他的孩子“沉迷”游戏中,他的孩子每天玩游戏的时间是30分钟。)我为什么对孩子玩游戏这件事这么紧张?

我还没有完全对此心平气和,但我还是选择放手和以及适当的关注,和善而坚定:孩子自由选择用电脑的时间,我们共同商定休息时间,每晚临睡前必须把电子产品放在门外。


Day 20 2017.05.12

小儿遇到不顺心的事,还是会很不愉快。随着我对我自己情绪的不断觉察,我对他的生气没有那么敏感了,而他一次次平复的时间也是越来越短了。

今天洗澡前不开心,躲进房间,我敲敲门,他在里面回我说给他10秒钟时间他要一个人待一会。(他一般都会选择自己在房间里待一会,我也尊重他,不会硬要去安慰他或抱抱他,给他他需要的。)

然后等他出来后就一切正常了。

给予耐心和时间,让孩子自己去面对情绪,和情绪相处,他会了解到情绪来了不可怕,也很正常,它会走的。孩子天然有处理情绪的能力。

Day 19 2017.05.11

昨日和老大提起volunteer的事,给他提供一个信息和机会,并给他看了介绍。他没有表达什么。

老大今天主动跟我说volunteer的事,他会自己安排好的,并清晰表达对于我给他提供的志愿者活动的资讯和机会没兴趣。(好,有力量)后面因为他的一些表达,我是有情绪的,我就跟他说,我现在有情绪,这件事我还想和你聊聊,我晚点再和你谈。

积极暂停,太重要了。

当我平复后,我看到了孩子的力量,他的力量让他可以对我say no;我看到了他的主见,这样他在和其他人交流的时候就更会去表达他自己;我看到了他的自信,他说他可以自己安排;我也看到了他的主见,他不用随从我;同时,我也看到,在过去的相处中,我也给到了他安全的空间让他相信这样表达是可以的(写到这里又要给自己点赞了)。

今天,谢谢孩子,让我有机会学着用“积极暂停”平复我的情绪;让我有机会去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到孩子的鲜活生命。

感恩!

Day 18 2017.05.10

青少年总是比较酷,比较想拥有独自空间独自时间,回到家后就待在自己的房间里享受着。

家里有着青少年,特别是当妈的,每天有那么多话要想说的妈,一开始还真不习惯。实际上目前还是没习惯。

好在我这个当妈的,常常积极正向,接送青少年的路上,听听他推荐的歌曲、听他说说话;在家里他想聊天时和他一起看个视频、说个新闻、聊个歌曲或歌星;或者放洗净衣服的时候趁机摸一下他的头或拍一下他的肩;如果觉得还不过瘾,和他约个时间单独聊一会......

怎样,都想办法拥有和青少年的特殊时光,把彼此的情感不断连接。

也不断做好放飞的心理准备,并不断学着放手。


Day 17 2017.05.09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大人要求孩子控制他们的行为,而大人却难以控制得住自己的行为。”

曾经因为老大吼老二,我对着老大吼;曾经因为老二生气,我也生气地对着老二说怎样又生气了;曾经因为老大的一个不太有礼的回复而很不礼貌地评价他......

这些曾经,依然会偶尔出现。

我学着不断往内看自己,看看我对孩子的要求我自己做到了吗?

刚才老大在房间里对着电脑和另一头的朋友兴高采烈地说话,我轻轻进门轻轻跟他说请他轻一点。因为弟弟已经开始睡觉了,我在远离的书房听到很大的声音,弟弟睡在隔壁听得就更响了。

他点点头。10分钟过去了,他屋子里传出的声音明显轻多了。

每天进步一点点,为自己点赞。

Day 16 2017.05.08

权力之争

孩子渐渐长大,大人们会觉得越来越难以让孩子听话了,并且会常常“肝疼”。

权力之争中,谁都想赢,想证明自己更厉害更有力。这也就非常能理解特别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了,他们用叛逆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对世界的把控力:我能赢。

当大人们发现自己与孩子陷入了“权力之争”时,最有效的做法是立即退出争斗,并承认所发生的事情:

1)我觉得咋俩陷入了权力之争。

2)我的所作所为也加剧了这个问题。

3)我猜你觉得自己受到了压制。

4)我不想这样,但我确实需要你的帮助。

5)让我们都冷静一会,然后再看看怎样用一种彼此尊重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步呀第一步,觉察如此重要,承认也一样重要。

且行且珍惜吧,能有“权力之争”的,关系都够“亲近”。


Day 15 2017.05.07

“女儿,你其他方面都挺好的,就是你的性格,要是能改改好就更好了。”

有位朋友在和我聊天时分享了她对女儿说的这句话。我邀请她,假设她是女儿,听到母亲说这句话,听到的是什么?感受是什么?

我们做父母的,总会觉得孩子有时不可理喻,明明我们“语重心长”地“好好”说话,他们却会“横眉冷对”。

假设你是孩子,你听到你的父亲或母亲说了上面那句话,你会觉得你的父母在肯定你鼓励你吗?你会有信心和动力去修正吗?你恨不恨父母说这样的话?

假设你是父亲或母亲,你说着上面那句话,背后的态度是什么?内心的想法是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

这背后常常是说教或失望,简·尼尔森说这会让所有的孩子都丧失信心。

我审视自己说的话,多说可以鼓起了孩子的信心和勇气的话语,小心会打击了他的信心和勇气的话语。

Positive Discipline



Day 14 2017.05.06

今天小儿生日,8岁。

我从努力学习,到发现错误学习,再到正确的学习,漫漫路,越走越踏实,也收获一路风景。

在一路风景中,不断拼着正面管教的拼图:

1)理解孩子的四种错误行为目的

2)和善与坚定并行

3)相互尊重

4)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

5)社会责任感

6)家庭会议和班会

7)让孩子参与解决问题

8)给予鼓励

有时会觉得貌似不管用,正面管教提醒我去检查一下是否漏掉了上面的哪一块“拼板”。例如:

家长或孩子不理解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解决问题可能就不会很有效。

有时我们首先要修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放下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处理。

修复中对孩子的鼓励往往可以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的动机,而无需特地处理行为。

但如果大人不理解孩子的错误目的,不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那么鼓励似乎也不会起作用。

完整充分、一步一个脚印、每天进步一点点地学习实践PD,对自己耐心有爱,对孩子耐心有爱。

改变发生

Day 13 2017.05.05

自从知道惩罚的长期后果,就选择放下了惩罚。但在过程中也会有纠结:不惩罚了,是不是对孩子就是纵容了?

和善而坚定,让我看到:对孩子和善,是对他的尊重;同时,我也有对自己尊重的权利和需要,以及对当下那刻情境的尊重,所以该坚定的时候是要坚决坚定的。

和善而坚定使得我们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解决问题,也帮助我们把人和事分开。

简·尼尔森推荐了一些“和善而坚定”的常用语,有助于家长避免使用不尊重孩子的话语,并增进孩子们的合作:

*等一下就轮到你啦。

*我知道你能换一种尊重人的说法。

*我很在乎你,会等到我们能相互尊重时再继续谈。

*我知道你能想出一个好办法。

*要做,不要说。(例如,平静地默默握住孩子的手,向孩子演示该怎么做。)

*我们待会儿再说这件事,现在应该上车了。

*(当孩子在商店发脾气时)“我们现在要离开商店,待会(或明天)再来。”

当家长决定使用新的方法时,需要不断练习。同时,也要花时间帮助孩子学会相互尊重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Day 12 2017.05.04

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昨天提到的惩罚,是无助于孩子培养归属感和价值感,这也是惩罚从长远来看没有效果的原因之一。

正面管教提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是所有人的首要目标,孩子尤其如此。

那么,怎么能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呢?我们在家里可以怎样帮助呢?

我家有一个方法是干家务活:洗衣服、叠衣服、吸尘、整理房间、洗碗、做饭、扔垃圾、除杂草等等。

在做的过程中,孩子一次次练习,一次次能力增强,一次次自信,一次次觉得自己有价值;也一次次感受到自己是家中一员,越来越man,我也越来越会“偷懒”了。


Day 11 2017.05.03

“很可笑吧!惩罚的出现,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感觉:我觉得生气,所以我要骂你;我觉得沮丧,所以我要发脾气;我觉得害怕,所以我要威胁你;我今天过得糟透了,所以我要找你出气。”

谁那么神,把惩罚时的“我”描写得这么惟妙惟肖。

曾几何时,和孩子们谈谈时,基本上是一言堂,如果孩子没有做到,就......

结果可想而知。

哎,不忍回顾呀。

到某一天,不想再这样下去了,因为自己和孩子都不愉快。

惩罚造成的4R:

1)愤恨(Resentment)“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报复(Revenge)“现在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

3)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4)退缩(Retreat)

a. 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

b. 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当我发现惩罚带来的后果没有一样是我想要的,我于是开始学着不再“赢”孩子,而是每一次都愿意相信他们下一次会比这一次做得好一点点,会询问我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改善。

我不是完美妈妈,我的孩子们也不是完美小孩,但我们之间的相处越来越轻松了,这是我喜欢的。

同样,我们也可以去觉察,在伴侣关系中,我们是不是也会用“惩罚”法?


Day 10 2017.05.02

再谈“贴标签“

当有意识地想“我不要随便评判别人”,就会刻意练习,对自己的所思所想带着觉察。

同时,对他人的言语会变得很敏感,或会有不愉快的感受,甚至会想“这不是评价吗?不可以评判呀!评判不好!”其实,这时,我也陷入了“评判的漩涡”。

这种现象,在我身上,傍晚时分刚刚发生过。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这么说。

既然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我且行且努力吧。


Day 9 2017.05.01

“孩子懒”、“孩子拖拉”、“孩子爱生气”、“孩子娇气”、“孩子没上进心”......

我若是孩子,被贴上诸如此类的标签肯定会不爽,更何况如果爸妈当着我的面这样说我,我会选择战或逃或屏蔽,一定不会心服口服承认然后去修正。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这么说。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而这大多数人也包括我在内,尽管我已经开始练习和觉察了,但曾经的惯性会惯性而出。在新的习惯养成之前,仍然需要不断操练和觉察。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练呗。

尽情折腾,哈哈


Day 8 2017.04.30

今晚好朋友们聚会,其间有A在述说生活中面临的困难,于是其他人就七嘴八舌有理有据肺腑之言……只要有人说,A就会马上抢过话题表达自己不同的想法。混迹其中的我,突然看到了什么,我发现A其实只是想倾诉,并不是希望我们出谋划策。

我说,大家停,我在这里先对A说一声“很抱歉”,A把我们当作最亲密的朋友,所以才在我们面前吐露心声,而我却想着帮她转念等等,我太抱歉了,其实A只是想要我们听她说话。我的话音还未落,A就留下了眼泪,同时她的嘴角是弯弯向上的。

同样,在和孩子交流互动中,孩子有时会或沮丧或发怒或郁闷或痛苦,跟我们说一些发生,我们有没有发现,如果我们急着去帮他想办法出主意,他要么说没有用,要么觉得我们烦,要么不理我们......当我们知道当下那刻,他其实只是想要倾诉,只是想要表达,只是想要被听到,如果我们在旁边全心倾听,他释然了,于是他也能很快地想出解决方法,根本不用我们操心。

倾听的力量是强大的。

同时,安其不安是要好好修炼的。


Day 7 2017.04.29 周六

老大周四随学校乐队演出周日才归。

周四晚上短信问他,“好吗?儿子”,等我睡了之后第二天看到他的留言:“嗯”,“睡了”。

昨晚晚上惊喜,他发了一张晚餐餐食的照片,和一句“跑步机跑了30分钟”,然后“销声匿迹”。

昨天我身体不舒服,加上要准备晚上的一个活动,所以都是由我先生接老二放学、送他去课外活动、陪他晚餐。晚上老二回到家,对我说,妈妈,你好吗?你一个人在家,晚饭吃了吗?我想你。然后给我一个一个紧紧的拥抱。

每一天,我都看到我的两个孩子不同的呈现。

曾经,我总是用老大的发展轨迹来衡量老二,把自己把老二整得很痛苦;曾经我又希望老大的有些地方像老二,弄得自己常郁闷。

当有一天,我意识到并放下比较,于是我容易用接纳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我的两个孩子了。

《正面管教》中关于出生顺序的讲述,让我更了解到孩子出生顺序有可能导致的差异。

每一颗种子都有它独特的焕发,每一位孩子都自带光芒。

我在阳光下,喜悦平和。

Day 6 2017.04.28

赢得孩子还是赢了孩子

我们的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只要管ta吃喝拉撒就ok了。慢慢地,到了ta会走路了,会说话了,就会经历ta的第一个“不”时期,会发现孩子好像越来越不听话了,好像孩子越来越难管理了,然后发现似乎要赢孩子越来越难了。

等到孩子到了青春期了,父母开始非常抓狂了,这个臭小子/傻闺女怎么怎样弄都搞不定呀。父母觉得很挫败,貌似一直赢不了。

这时我往往会跟抱怨来气的家长说,恭喜你,你家孩子有力量。如果每次都是你赢孩子输,你想让他成输家吗?再说了,你赢了孩子又如何?孩子和你渐行渐远,和你无话可说,不搭理你,你赢了世界又如何?

而赢得孩子的心才是重要的,在交流互动沟通中,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2)接纳孩子,接纳所发生的一切,友善、关心和尊重孩子,那么你会发现孩子就已经愿意听进去你的话语了。这时,3)表达自己的感受,记得哦,是感受,不是想法或决定,4)邀请孩子想出解决方案并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协助。

当ta被倾听到了,ta也愿意听听你的。于是,你就会赢得孩子的合作。

问问自己,我想“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


Day 5  2017.04.27

今天老大放学后直接坐school bus随乐队去Whistler演出,要周日晚上才回家。早上他离开家门前,我这个当妈的依然舍不得,抱了抱他,临走前I love you,I love you的,他也习惯地回我I love you too,也没有介意他的同学在边上。(他同学因为家人有事提前把他送至我家,然后有我们送至学校。)

孩子进入中学,我越来越放手,发现彼此之间的感情反而越来越亲近。他会给我听他喜欢的音乐,也会选他觉得我会喜欢的音乐(往往一选即中),会邀我一起看滑雪视频,还会鼓励我去挑战双黑,会提醒我不要太累;我也会看他玩一会游戏,尽管云里雾里,很少问作业做了吗?较多问需要我帮什么忙,很少打扰他,想要和他聊聊时会提出请求......

昨晚他整理行李,我都没想起来去“关心”一下,直到今早临出门的时候才想起问一句演出服带了吗?

放手是给予孩子信任,相信他可以处理好自己的事;放手是给予孩子自由,他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事;放手不是放任,在放手之前要一步步培养孩子的各方面技能和品格;放手不是置之不理,而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义无返顾地支持者他。


Day 4 2017.04.26

简·尼尔森说她最受欢迎的一句话是:“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想要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让她感觉更糟?”

最近小儿上学迟到多于不迟到,今天8:59出门,比昨天早了3分钟。(学校9点上课)

第一步,先肯定进步:今天8:59出门,比昨天早了3分钟。

走在路上,刚想开口语重心长,顿时打住:这么美好的上学途中,好好享受一路芬芳吧,感受当下,只有当下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温哥华今年的春季来得较晚,各种鲜花刚刚开始次第花开。于是一边欣赏一边好心情地和小儿或勾肩搭背或手牵手。

快到学校的时候,他突然拿出路上捡的小木片假装开枪,我对他说:I 服了U了,我倒。结果他开心地对着我笑。我问他妈妈都说我倒、I服了U了,你为什么还对我笑而不是生气呢?他笑嘻嘻地回我:因为你说的时候in nice way呀。

我们的一言一行孩子完全感知得到,这就是,同样一句话,你的心思动念不同,你会向孩子传递不同的信息,你千万不要以为你说了一句nice的话,如果语气语调不对劲,如果你的念想不合适,孩子完全能感知得到的。

所以,当我说我好好跟孩子讲了,他就是不听。这个时候停下来问问自己,真的在好好讲话了吗?

送至学校,照旧拥抱kiss,各祝have a great day,并拉勾约好放学后找时间聊聊可以做些什么他可以做到准点上学。

愉快的早上就这样开始了。

到了放学后,我们按约讨论,他说设置闹钟在8点(自从改成夏令时,钟的时间一直没调,所以闹钟功能就没启用),起床前请我到他房间抱抱他kiss kiss他,就可以了。

好吧,已经入夜,等着明天早上的实践。

我们都可以感觉好并一起解决问题。


Day 3 2017.04.25

正面管教不断提醒我connection before correction。每次讲课,都会邀请他人,先连接,先连接。我知道,我的潜意识在不断提醒我要和他人先连接,要和先生要和孩子多连接。

天天看着家中的海报:与孩子建立连接的7项建议,今天早上的发生,让我看到了我和我家孩子的连接。

周二一早是孩子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的日子,下午放学后是Jazz Band。早上照例6:40去叫他(因为他说他很想去的,希望我可以帮助他,所以“叫醒他”这个忙我愿意帮),然后我下楼准备早餐。他太困了,怎么也爬不起来。按照以往,我会想办法把他弄醒,并会嘟囔着“既然决定了就要去做”等的革命理论。今早,我放下了,看着紧闭双眼的孩子,我看到了孩子很累、他最需要的是睡觉,他的身体很需要睡眠(身体不会撒谎)。

站在了孩子的角度,就知道什么选择才是最合适的——“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并与之共情”。

同时我也放下了担心:孩子缺席教练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打住一万个念头,“别再担心别人怎么想,要做对你孩子最有力的事”。

傍晚接他的时候,问他还好吗?累吗?他说还行。看着他略有倦意的脸,暗暗高兴,幸亏早上没有强拉他去田径队训练,否则估计他撑不到放学,更不要说参加放学后的Jazz Band训练。

孩子也说了,如果早上去训练的话,估计撑不到现在。

我学着把孩子的感受和需要放在优先位置,而不是他人的眼光和想法。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选择对孩子最有力的事,并确保你把爱传递给了孩子。

今晚我会提醒他早点睡觉,明天一早还有Band训练。

Day 2 2017.04.24

理解了三体脑之后,对积极暂停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情绪中无法做出理智选择,这不是人定胜天的事,要相信科学。

有人会说,我暂停了,岂不是便宜ta了,ta以为ta是对的,我是错的了。

OK,生活中我们被对错好坏捆住得还不够吗?

难道有效果不是比对错更重要吗?

好了,说了一堆,其实是自己对自己说的。也说明自己做得还不够。

犯错是成长的好机会,继续给自己鼓劲加油。


Day 1 2017.04.23周日

学习正面管教,“犯错是学习的好时机”是印象深刻的理论之一。不仅是孩子学习的好机会,更是我们大人学习的好机会。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对犯错说,“太好了”,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正是“太好了”把“犯错”往积极方向引领,“又可以修正了”,变成欢欣鼓舞。

一步一个脚印,每天进步一点点。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185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4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8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8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4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5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61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4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51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88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27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0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