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行水上/文、图
一
最近参加了几次以个人成长为主题的团体活动。活动旨在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交流、互动,提升个体的自我觉察能力。在每次两个小时的团体互动过程中,最常出现的问句是:“对刚才某某说的话,你有什么感受?”以及“为什么是现在?”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团体参与者学会回归内心,不断提升自我觉察力。
我认为自己曾经是个觉察力严重滞后的人。有个生动的例子可以证明,某些觉察可以迟到20年。
N年前,我们一家刚刚工作调动来到这个城市,一切从零开始,当然,一切也都是很新鲜的样子。有一天去万象山公园游玩。经过一片空旷地,一群锻炼的老人正在休息,或站或坐,正在愉快地聊天。从他们身边走过时,我先生突然转过头来跟我说:“你看,那个老太太!”我顺着他的示意看过去,见三五个老人围成一圈,其中一位看上去比较瘦小的老太太,一头短发银光闪闪,穿着一身鲜红色的运动衣,手持一根小木棒,蹲在地上一边比划着,一边和旁边的同伴们说着什么。我先生说,你将来老了也要像她那样!我记得当时我们是就这个话题继续聊的,他说的大概是将来老了要像那位老太太那样,健康,有活力,这把年纪了,蹲在地上,很可爱的样子,等等。
但是当时聊归聊,其实并没有想太多,何况,自己当年也就30出头,老太太应该有60多了吧,遥远着呢!或许我心里还颇有微词,我还这么年轻,你就给我树老来的榜样了?什么意思啊?太着急了吧?!下了山,生活还是老样子。也就是说,老太太并没有对我的生活起到任何的影响。
二
这事过去了将近20年了,为什么最近突然又想起来,而且还认为值得写一写呢?一个原因是目前我虽然还没有达到当年那位老太太的年龄,但也算是越来越接近了,也就是说,不妨提前对照一下,我,有没有靠近榜样,像那个老太太的样子?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自己最近两年来比较多地思考并锻炼觉察力,回想当年那一幕,有助于反思自身的觉察力问题。
为什么我先生为对我说那番话,为什么要拿那位老太太给我树榜样?反思让我意识到,那时年轻的我,显得好静、文弱,不爱运动,穿着又简朴,衣服大多为素色,非灰即黑——也就是说,这个形象是和“活力”二字根本搭不上边的。不用说老了要像那位老太太那样有活力,即使是在当年那个年纪的我,只凭着从父母那里继承的、尚未经过岁月太多侵蚀的容颜还证明着年轻,而事实上或许从身体到内心,都已经暮气沉沉,不如那位蹲在地上的老人有活力了。
那么,那样的自己,是被喜欢的吗?
而这个问题,我当年没有丝毫的觉察。换句话说,我是按自己惯常思维和生活习惯无意识地生活着,从来没有想过要调整和改变,事实上,我缺乏的是自我认识的能力。
大约三年前某个双休日,我先生和几位同学一起去老家农村游玩,到了那边后又打电话叫我也去。那天天气晴好,我换上一身轻便的休闲装,穿上运动鞋,兴冲冲独自开车前往。到目的地后,我背上一只双肩背帆布包,与他们同行,这时我发现我先生时不时地看我一眼,上下打量,眼里有不同于平日的意味。我好生奇怪,就问他:“怎么啦?有什么奇怪的地方?”没想到他的回答竟然是:“今天这身打扮不错,我就喜欢你这个样子。有活力。”说罢,竟然摸了摸我脑袋,充满爱意的样子,让我大为意外。
那一刻,我突然就想起多年前万象山上那位银发红衣的老太太,大笑道:“我是不是有点那个老太太的样子了?”
前后跨越了近20年的两件事情,放在一起比照就有些意味深长。有些事就是很奇怪,我们和那位老人互不相识,至今都不知道她姓甚名谁,身在何处,但是她却实实在在参与了我们的生活。
三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自我认识很显然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若想真的认识自己,就必须在行动中、互动关系里觉察自己。……若想发现自己的反应是什么,你的心必须保持警觉、敏于观察。”
心理咨询师很喜欢“成长”一词,这里的成长,主要指心理成长。所谓心理成长,我的理解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能够从自身固有的习惯模式中走出来,保持高度的自我觉察力,觉察自己当下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并在觉察中认识自己,突破自己,完善自己,从而实现内心的开放、圆融和丰满,以更好的状态认识外部世界,与世界和谐相处。这个过程中,保持觉察,认识自己,则是心理成长漫漫长路的第一步。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借由他人来认识自己。
《墨子·非攻中》有云:“君子不镜于水而镜於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唐太宗念及魏征在世时的谏诤,对左右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典故。从心理学的角度,以人为镜,更注重的是互动关系,觉察每一个互动时刻,每一个情绪状态,每一个行为反应。关系就是一面明亮的镜子,我们可以借助这面镜子,照亮自己。
如果有了对互动时刻的深刻觉察,如果是现在,再遇当年的情景,我可能除了当年那些反应,还会追问一句:“将来的我,应该是那样的;那么,现在的我,是怎样的呢?”
一个人在获得些许成长后,她希望得到、也更有可能得到的回答是:“亲爱的,我就喜欢你现在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