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家记事(一)(续)

妈妈陈家的奶奶是从张家嫁过去的,然后妈妈的姑姑又从陈家嫁到了张家。如果只有这么一层关系,那我成长的前半生不至于总感觉身上总背着一个炸药包。当我稍稍懂事后,就一直活得很惶恐,很怕身边的人知道父母之间的另一层关系。爸妈从小订的娃娃亲,虽然这种事情在他们那个年代很普遍,但是我的外公跟我的奶奶是亲兄妹,我的父母是亲表兄这样的关系在那个年代还是不常见的,那时已经开始了优生优育,有了近亲不能结婚的科普,但是他们两家父辈都穷,最后还是结了婚。

而就是因为这层关系,小时候的我很怕自己哪天突然死掉或者变成残疾(因为其他村里出现过这样的事情,这样结合的家庭出现了孩子长不大的悲剧。)记得一直到上高中,都是这样的想法:我只要活够20岁,我的人生都是赚了。那时也压根没有想活过二十岁,直到出现一个人,才压下了这样的念头,想着活得长久一点。此为后话。

暂且搁下我那忐忑的成长心理路程,再说回到爸妈身上来。爸妈的婚姻,如很多农村家庭一样,你看不出来有多浓厚的深情,打过吵过闹过,一辈子聚少离多的过下来了。他们之间也没有因为这多一层的亲情,日子就过得轻松一些,相比较其他媳妇,妈妈觉得自己的日子更难过,因为她的姑姑比其他婆婆对待媳妇更冷酷。做为晚辈没法去辩证这种行为的真假与对错,只是站在一个女性的角度,想着本来是亲上加亲的人,若对你比旁人更苛刻或者冷漠,对经事人心里造成的伤害肯定是更深的。在情感上,两人肯定会是越来越疏离。

用我妈妈的话说,好在她的婆婆,我的奶奶没有对任何一个媳妇有特别之处,她没有喜欢三个媳妇中的任何一个,包括我们这些孙子孙女们,也没有一个人觉得得到了她的厚爱。奶奶这样没有厚此薄彼对待后辈的做法,或许也带来了其他的好处,比如在我的记忆里,使得张家大家庭没有妯娌不合,孙辈争宠吵闹的事情发生。

奶奶一辈子生了三儿三女,爸爸是大儿,上头两个姐姐,下面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比爸爸大的我叫她们大恩妈和恩妈,比爸爸小的按照排行,我分别称呼二爷三爷四爷(四爷按书面叫法应为姑姑)。

大恩妈我没有见过面,在大表姐出生不久她就去世了。我还小的时候,只听说大表姐在有后妈的家庭过得很凄惨。在我懂事后,也没见过做为她外婆的奶奶对她展示过疼爱。有时我都会想,这样一位老人,心真的很硬很冷,像冬天的铁一样。

大概是在我上三四年级时,才十八岁左右的大表姐出嫁了。那是我记忆中最深刻的一场婚嫁!做为大表姐的外婆家,这头亲戚全部到齐了。在当时的我看来,与其说大家是去祝贺她的婚礼,不如说是去庆祝她终于脱离了那个苦海一样的家,庆祝她终于要有属于自己的新家了。

为啥年幼的我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因为出发前,做为长子的爸爸再三叮嘱二爷三爷,大家就算有再多情绪,再多对大表姐后妈的不满,也不能去家里闹事,要让大表姐开开心心顺顺当当的出嫁。

一切都是很顺利的,直到迎娶的队伍把大表姐接出了欧阳家(大表姐姓氏)的大门,走过了几户邻居,送亲的娘家人都眨巴着眼泪跟随着送行。三爷突然当众跪在了大表姐后妈的面前,痛哭着求她以后善待再回门的大表姐,不要让她是个连娘家都没有的人了!三爷堂堂七尺男儿,年轻时颇有周润发的风范,就那样直戳戳的跪下求后恩妈善待大表姐的场景就那样像烙印一样烫在了我脑海里。这一幕让在场的很多人都哭了,包括这个后恩妈。犹记得爸爸当时狠狠几巴掌拍在三爷后背,边训他不听话,边用双手夹住三爷胳膊,把他拖起来往屋后院拉。

我小时候是爸爸的跟屁虫,一般他去哪,我就跟到哪。在后院听爸爸继续说道三爷,三爷缓过劲儿后,不好意思的说,我也不想这样的,但是不知道为啥,就是控制不住,感觉拉不住自己就给跪了下去。那时的三爷也是成家娶媳妇的人了,这一跪在成年人看来,多少觉得有点丢人。虽然后来大表姐并没有因为三爷的行为而得到后妈的优待,但大爷给我留下的印象确实真性情之人。即使后来他的婚姻家庭也发生变故的时候,我内心都没有对他改观多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