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之体育篇----奔跑吧,儿子!

奔跑吧,儿子!

在中国,做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会被人笑话。四肢发达指的是这个人体格硕壮,而头脑简单大多情况是指遇事不认真思考,或是缺心眼。

一直以来,我窃以为教育应更偏重于追求智力的提升,而体育马马虎虎就可以了。这种想法在我出国之前基本上是我看待世界的准则。然而出国之后,伴随着儿子的成长,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先前认识上的狭隘。

国外没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高考,教育高度多元化,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特长。毕业后,你可以选择进入高等学府,也可以选择职业技校或其他领域。学校教育的目标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需确保每一个走向社会的人都自信、平等并相互尊重。职业似乎并无贵贱之分。在这种理念下,即使头脑单纯,追求四肢发达也能使自信心爆棚。

儿子所在的精英中学就是这样的一所混合学校,既有刻苦努力、行为呆板的亚裔,也有所谓的‘四肢发达’的西人。


Brisbane 州立中学

我最初让儿子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的初衷就是为了扩大他的朋友圈,顺便强壮一下他的体质。但是有些项目我是不赞成他报名的,比如足球和澳式橄榄球(Rugby),因为和这些人高马大的西人竞争确实有些风险。就我的观察而言,亚洲人的体质绝对不是老外的对手,而且我也担心他的信心会受到挫折。所以,当儿子提出要参加学校的足球队时,我几乎有点惊讶想他怎么会这么选择,我甚至怀疑学校能不能接纳他进入足球队,毕竟在我的眼里他是不擅长足球运动的。然而学校满足了每一个提出申请的学生的要求,他被分在了一个较差的足球队。


巨大的球场可以容纳很多球队

比赛是和各个私校之间进行的,胜负似乎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我发现其实各个学校都有强队和弱队,为了保证公平,比赛的安排实际上是强队对强队,弱队对弱队。不管是强队之间还是弱队之间,每一个人都是拼尽全力。儿子学校的教练实际上是高年级的学生。你可别小看了这些大孩子,他们在发挥每一个队员特长的同时,尽量兼顾着公平。只要有要求,每一个队员都有在不同位置锻炼的机会。几场球下来,虽然成绩不理想,但是每一个队员的运动水平都有了巨大的提升。我没有看到失败的沮丧,也没有听到队员之间因各种失误引起的相互指责。每次赛后,队员之间分享着各自进步的喜悦和偶尔进球的精彩,团队的凝聚力不断的增强。


踢球进行时
赛后互相致谢

我忽然记起一年前我陪儿子参加国际象棋比赛时在他们学校的陈列柜里看到许多各式各样的奖杯,而且在一面显著位置的墙面上挂着许多雕刻着学生名字的木框,上面详细记载了哪位学生哪年参加了世界级的比赛,其中也包括奥运比赛。老师骄傲地告诉我说这些都是他们学校毕业的学生取得的成绩,不断的累积就有了今天这么多的记载。此时我忽然明白为何所谓的‘’四肢发达‘’人在西方社会也能活出人生的精彩: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学校和整个社会不间断的为他们提供施展各种才华的舞台,而这种才华的发展,伴随着来自家长和社会持续的喝彩这种正反馈不仅增强了个人的自信,培养了个人的意志,而且也帮助这些有着一技之长的学生在社会上找到了立足之地。有些技能甚至发展成为个人未来谋生的手段。

陈列柜里的奖杯
毕业生参加历届奥运会名单

有一个不能忽视的体育事实是这样的:西方国家没有国家队,比赛前都是通过筛选出一些有一技之长的人进行临时组合和短期集训,然后参加比赛。然而这样的队伍照样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他们是真的热爱自己选择!

当一个社会的人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并热爱着自己的事业时,个体的幸福感是无法用言语描述的,社会的稳定性也是最高的。

儿子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无疑是幸运的,爸爸愿为你赋诗词一首,以兹记录你成长的青春岁月:

蓝蓝的天空下,

白云飞翔,

运动场上的你,

神采飞扬,

成功不会轻狂,

失败没有沮丧,

人生哪能总是辉煌!?

奔跑吧,儿子,

我庆幸你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


奔跑吧,儿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