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蒋金晶写的《瞧!这样的语文有意思》,读这本书的原因之一是被书名吸引来的。一堂趣味的语文课无疑更能抓住学生的心,但是自己实在是一个不够幽默的人,因此想在这本书的熏陶下沾染几分幽默气。再者是因为在为数不多的与蒋老师有关的听课、听报告以及书籍阅读中,我感受到了蒋老师幽默风趣的灵魂,他的书,还是一本讲课堂趣味的书,怎能不拜读呢?就是抱着这样一点点兴趣、一些些“读者崇拜”的心理,开始了近期的阅读之旅,而收获却远超我的期待。
翻开目录、读几个章节,便知道他所谓的“有趣”绝不是迎合学生,也不是为了热闹而有趣。而是从阅读课、作文课、语文生活、和做语文教师等方面,展示了他对语文课的思考、尝试、感悟。
蒋老师在书中说阅读课教学要多让学生体验。可是现在的孩子物质资源丰富,但生活体验实在不足。用他们有限的甚至于贫瘠的生活体验去与作者感同身受,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在我有限教学实践里,的确遇到过需要孩子体验,很经典但教学难度很大的课文,比如:吃水不忘挖井人、难忘的泼水节等。面对这些时代久远、感情张力极强的文章,实在不知该如何下手。所以常常会通过很多影像、文字资料的补充,来增强学生的阅读先见。又或者想象画面等方式来帮助孩子感知、体验。但实际效果却甚微。
蒋老师在书中写到他喜爱的一种方法,那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文章表达的方式切入体验。因为他认为体验和表达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有怎样的情感体验就会有怎样的表达方式。在执教《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时,他分析萧红的语言就是稚拙的,那种表面稚拙的语言背后却充满着情感张力,这在文学史上是非常独特的,这也是和她追求自由生命的理想是一脉相承的。因此从萧红在文中稚拙的、反复的表达中,引导学生自由的、反复的读,从而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自在、快乐,通过或快或慢的读来传递自己的体验。从他的课堂实录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是沉浸式的、去阅读、去体会、去感受的状态。在找第二处重复的时候,引导孩子体会作者的“胡闹”、“祖父的笑”,并用“你干过这样的事吗?”等移情类的问题成功激起学生的同类经历,使学生获得感同身受的体验。随后让学生猜这样自由肆意的萧红后来的人生,补充萧红20岁后的坎坷经历,这一鲜明对比,更加衬托出童年生活里的人、事、物的美好。
总之,语文课上的体验,是知识、技巧所代替不了的特殊的体验,是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间的对话。使其四者产生化学反应的重要秘诀,便是寻求情感体验吧。而抓表达、朗读、知人论事、问题移情都是很不错的体验方法。蒋老师把“学表达获体验”的表达特点切入方式,更是用到了极致。
向优秀的人致敬,书还是要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