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期末复习,我们便一头扎进了知识的海洋,对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
但复习之后,我们总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复习和不复习好像没有什么用,会的学生早就会了,不会的依然不会。
于是,我们就会蒙生考前复习根本不重要的想法,期盼着早点进行考试。
复习和不复习的效果真的是一样的吗?在看了《莫等墙倒再造墙》一文,我发现经过科学研究并非如此,复习不仅有必要,及时复习还很重要。
我们都知道,人会遗忘。在学习了知识之后,如果进行及时的复习则可以记住原有知识的百分之八十五,如果不复习,则只能记住知识的一半。
仔细对比这一组数据,我们发现原来复习是如此的重要。
那如何进行科学的安排复习呢?
巧妙地利用复习周期,则显得至关重要。
初次学习:
第一轮复习:一个小时之后
第二轮复习:一天之后
第三轮复习:三天之后
第四轮复习:一周之后后
第五轮复习:一个月之后
开始阶段每次复习的时间长一些,复习的间隔短一些,后面阶段每次时间可以短一些,复习间隔长一些。
看了这个有效复习的规律后,这时回过头再看自己每学期的复习,一般都是要进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前才会从一单元开始复习,这样复习不仅很累,而且给人留下的感觉是好像学生对之前所学的知识又忘记了,拿一张试卷给学生考,则一塌糊涂。
于是我们就发出了复习与不复习都一样的感慨。
试想,假如我们每学完一单元之后,就按照复习的规律进行隔三差五的复习,肯定不会是这样的效果。
这让我想起有一个学期中有一次班级月考成绩不理想。回想那一段时间,自己属于完全放手阶段。
每天所学的知识没有进行及时的复习,只是布置回去听写,而自己没有去监督,所以,有的家长每日会听写,有的则根本没听写。
所以,当我再去看孩子们看的试卷时,发现连最起码的生字,他们都没掌握。
后来,我及时调整了策略,每天傍晚雷打不动,请一个学生每日负责给班上的孩子听写,虽然在考试时还有的孩子会写错别字,但和上一次的成绩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
每次,当我们看到学困生的成绩不理想时,就会冒出干脆放手的想法,但假如真的那样做了,他们则会越来越差。
因为每日所学的知识没有得到及时的复习,检测,他们就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否掌握了相关的知识。
一个学期即将结束,离下一个学期也就就不远了。
我们依然要面临教授新知识与复习的问题,假若我们可以按照专家们建议的复习周期进行复习,相信再到期中和期末复习时,他们就不会再是现在这样的状态,复习的效果肯定截然不同。
可见,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进行合理的复习不仅有必要,对学生们的成绩还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你,到现在,还觉得复习不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