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把《人生》这本据说影响千万青年的励志名篇看完。看完之后,我又去看了1982年拍摄的电影《人生》,这部电影的编剧依旧是中篇小说《人生》的作者——路遥。那么就让我来谈谈看完小说及电影之后的感受吧。
我看小说的时候,注意力一直集中在了剧情的发展过程上,并没有太多感慨。等到看完的时候,我依旧只是在想为什么?为什么这会成为千万青年的励志名篇?也许是我依旧沉浸在剧情里,还没有思考过这篇小说隐藏的内涵。然后,我去看了电影版《人生》(这是我最近经常做的事——先看原著再看电影)。
对此,我认为我有了一些深层次的理解,尽管这是一部老电影,但它给我的感受却颇为深刻。那与我生活着得江南水乡不同的西北风景,着实令我为之向往。有机会,我也想去旅游,去开开眼界,看看不一样的祖国。回到电影剧情来讲,这等于是再次帮我回顾了一遍小说,但毕竟电影只有2小时10分钟,不能将小说中所有的细节一一讲述,只能挑选重要的来演。看着电影,回忆着书中的情节,我想倘若是先看电影,一定有些细节化的东西无法通过演员传递。也许是我对演员演技无法解读,但我看过小说之后,我能自己带入到演员当时的情绪和心理活动。当然,电影也有电影的优点,就比如高佳林卖馍馍的时候,同时能捕捉到巧珍在悄悄观察高佳林的动态。这是小说所不能同时呈现的画面,需要我继续看小说,后续补充画面感。
看完整部电影之后,结合之前看的原著,我就在想巧珍真的是人美心更美,有着人最质朴的本质。而主人公高佳林,在小说接近尾声的时候,虽然已经认识到了谁是真正的属于他金子,认清了内心,但为时已晚,一切都是徒劳的,就好像德顺爷爷年轻时经历的,错过了终究是错过了。
正如柳青所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也像作者所写的:“现实是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如果要离开自己的现实,就等于要离开地球。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认识。”
作为一个刚踏入生活道路的我来说,反复品味了小说与电影,我想这着实是提点走在人生道路上的我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