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一个概念点醒了我,彻底治愈拖延癌

概念:高效学习的关键之一

去年在朝夕日历和一块听听里,以及《把时间当做朋友》里,我学习了李笑来老师的一个学习方法:概念。李笑来老师在分享中说道:他在上学时有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拿到课本后,先死记硬背书中的所有概念。一般每个学期的课本都是围绕若干个重要概念展开的,所以记下概念对于一个学期的学习起到关键作用。

实践太难

自从学习以来,始终没有践行。我现在反思起来,总结出几条原因:

  • 认知水平低,无法理解概念,更谈不上应用了。
    例如,我在阅读《好好学习》一书后,学到了复利这个重要概念。但是,在我的认知中,复利仍然是数学知识,不能扩展到其他领域。
  • 缺乏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能够让人形成固化的思维组块,进而下意识地应用这个模块自动处理类似的问题。由于我没有大量练习,所以每次大脑都要进行一遍完整的运算。人类的大脑具有节约能量的本能,不愿意大量运算,所以排斥思考。这样我始终没有领悟这些概念的应用。
  • 执行力差
    只有主动行动起来,在更多的场景下应用概念,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更好的领悟。
    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失去练习机会,难以提升。

逃逸速度——点醒我的那个概念

《好好学习》一书中强调了临界知识这个概念,意思是指那些关键性的、只要突破它就能领悟更多知识的知识。
当我阅读《新生》过程中,读到作者分享他对第二宇宙速度的理解时,我突然产生了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感觉立刻理解了这个概念对于我的生活的影响。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就是李老师讲到的“速度”,要想突破大众水平变得优秀卓越,只有达到逃逸速度才能脱离大众的群体。赚钱要快,将好想法变成文章发表要快,好创意变成产品要快,抓住机会要快。这就是古人说的:“时不我待”。

与拖延症抗争的历程

这个概念的领悟,让我对改变自己的拖延症顽疾有了极其强大的信心。
为什么之前存在将重要的是拖延下去不做?为了解决我的问题,我看了不少资料,包括世面上的关于拖延症的书,罗辑思维关于拖延症的节目(很久以前)、樊登读书会《终结拖延症》、各种时间管理书籍包括《番茄工作法》《小强升职记》、《哪有没时间那回事》、《晨间日记的奇迹》等等。但是这些理论始终没有刺激到我,没有改变我的认知。
尽管我坚持做了不少事,养成了一些有益的习惯,包括扇贝英语打卡390天、KEEP健身82天、简书写作超过40天等等,但是还有一些重要的事,始终没有启动。这种心情,可能许多拖延症的朋友会有同感。
这段时间我一边通过坚持好习惯慢慢磨练自己的品性,一边期待能够出现一念之转,从而真正得到蜕变,实现认知的升级,行为模式的转变。

理解“逃逸速度”,治愈拖延癌

许多我非常喜欢的知识大牛,包括罗胖、古典、樊登等等,都曾分享过抗争拖延症的经历。而且他们成功了,表现为很短时间内事业上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

快速做好具有竞争力的事情,才能让自己摆脱大众,改变人生轨迹。
“做好”,即全心投入奋斗,这一点往往更容易做到。
”快速“,好像从来没有人提到,似乎他们在故意隐藏这个关键,从而防止其他人变得优秀,影响他们的地位。但是,快速,这是所有一切的前提。

就像如果没有达到第二宇宙速度,即使飞船的性能再好也无法离开地球,没有快速行动这个前提,所有的梦想都只是梦想。

总结

拖延症患者,往往是在一些能够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重要问题上不愿行动。当理解了逃逸速度的这个临界知识后,心理障碍立即消失。今后产生拖延思想时,只要想到逃逸速度这个概念,想到快速做才能摆脱这个原理,就会保持行动的动力,从此彻底与拖延症说再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拖延心理学-Jane B.Burka&Lenora M.Yuen 序言 “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
    际弋阅读 6,044评论 0 27
  • 本周我们开始学习掌握自己的生活。不过,也会有崩盘的时候。崩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感同身受的拖延症...
    Jean_zz阅读 5,829评论 2 36
  • 本书导读 原书共246页,总计25.7万字,拆解版大约2.5万字,你仅需要1小时20分钟就可读完这本书。 你上班经...
    惜她阅读 3,204评论 0 9
  • 参考 《鸟哥的Linux私房菜》 6.1节 1.目录的相关操作 .此层目录;..上层目录;-前一个工作目录;~当前...
    小山包阅读 183评论 0 0
  • 提到《西游记》大家肯定能把其中一些片段背的滚瓜烂熟,我也一样,再一次拿出那本在书架上已微微发黄的《西游记》,仍然爱...
    阿迟不迟阅读 59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