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北岛《波兰来客》
人这一辈子,总要有两样不受世俗左右,只应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一是梦想,二是爱情。否则,余生再富有,也是贫瘠的。
但人生不如意者八九,鱼和熊掌往往不可得兼,无时不处在二难选择中。《爱乐之城》便是一部关于梦想和爱情,成全与放弃的影片。
这部片子充满怀旧色彩,不是好莱坞惯常的那种鸿篇巨制,非常平易近人。据说外媒评分爆高,更横扫奥斯卡提名,炙手可热。加之国内首映在情人节当日,宣传海报的唯美浪漫,“此情成追忆,可惜不是你”的淡淡惆怅,更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令观影者趋之若鹜。
不过观影感受始终是一件因人而异的事情,有的观众在影院感同身受哭成狗,有的却失望而归,认为电影严重过誉。
这个故事书写了爱情最经典的样貌:男女主识于微时,相互扶持,坚信未来终会闪耀。沦落于饭店弹奏圣诞歌的男主塞巴斯蒂安梦想恢复爵士乐的伟大传统,屈居于咖啡馆做服务员的女主米娅坚信戏剧的独特力量。但现实却有着不动声色的强硬和残忍,他们各自偶遇机会,也曾短暂迷失,后来在某个岔路失去了彼此,又在多年后重逢,但也只能相视一笑。
《爱乐之城》借鉴了话剧的剧幕结构,用不同的季节对故事进行了分段。每个季节可以看做是一幕。两个人的感情经历了四季,始于春,浓于夏,变于秋,止于冬。爱情与分离,事业与梦想,成功与遗憾,交错辉映,令人纠结缠绵;出神入化的镜头,浮华如梦的剪辑,变幻多端的光线,使人浸润流连。
我最想聊的是三场戏。
第一场是偶遇之后的唯美爱情。
他们四目相对,心心相印。他们一言不合就斗舞翩跹。舞着,舞着,把格利菲斯公园天文馆舞成了银河繁星。他们在山顶上,明明互相有好感,还要装作讨厌对方。一个唱到发出笑声,另一个脸上也露出挡不住的幸福。
它褪去了所有复杂的言语,男女互相吸引的就是那种最初的美,那种只想“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直接又坦白的甜蜜,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一个现代爱情的Ideal。
第二场是二人因彼此梦想差距太大,默默向对方告别。
男女主坐在树下最后一次聊天:
“我们现在在哪里?”
“在公园啊。”
“我是问,我们的爱情到哪里了?”
“我们还要等一等,看看会发生什么。”
“我会永远爱你的。”
“我也是。”
彼此相爱,但彼此却不能在一起。因为我爱你,但我也爱我自己,不会放弃自己的梦想,会为梦想而不断努力,不会只牺牲自己成就别人。只有好好爱自己,才能好好爱这个世界爱别人,以及被爱。
看完这部电影,我也在问自己,在接下来的生命中我是否能用自己所有的勇气和力气,去完成自己的梦想,出发去看自己从未到达的风景,去实现自己铭记已久的愿望呢?
第三场是这部影片的华彩乐章,呈现了一段“假如男女主在一起”的美好画卷。
当最后一段蒙太奇上演,我都能听到周围人的呼吸声,整个影院都处在巨大的静默当中。可是,每个人心里却都汹涌着巨大的回忆声。
如果,我们现在还在一起会是怎样?我们是不是还深爱着对方?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我要在我弹琴赚小费的餐厅里,直接吻你。
我当然扔掉工作,跑去看你的话剧。
然后你要去巴黎了,我当然跟你一起去。
然后我们有了孩子,时不时地,会把孩子丢给保姆,去过恋爱时的二人世界。
我开着车,带你吃最好的餐厅。
我们手挽着,路过一个爵士俱乐部,也就随兴地拐进去。
里面正好在弹,我们最喜欢的那首曲子。
可我们也知道,人生没有如果。
正因如此,当《爱乐之城》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现出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时,眼泪根本止不住——不光是哭男女主角,更是哭自己。
“也许再遇见你,是否能不露痕迹,微笑着走到你面前去?
如果你遇见我,你的手放口袋里?还是会把我拥在怀里?”
当我忍不住又想起你,只能在原地紧紧闭上眼睛。
《爱乐之城》完结在无言的分别里:他低头不语、她转身一笑。电影即将结束前,他在黑白琴键上,始终没有弹出最后一个音符。
一切尽在不言中。
很喜欢那张海报里的一句话:谢谢你陪我追过梦,哪怕终点不是你。
这世界,四季交替太匆匆,春花谢了秋红,原来没有谁会永远在原地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