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重新认识了”别人的好"

2016年11月18日

我曾经整理过对我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三本书,他们分别是:

钱钟书的《围城》

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George Owell, Animal Farm)

文森特·鲁吉罗的《超越感觉》(Vincent Ruggiero, Beyond feeling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围城》我不知道读了多少遍,它是我的中文语文课本,修辞启蒙书籍(之后就彻底迷上了“类比”);

《动物庄园》是我的第二本原版书(第一本是本科时代为了英语四级考试蒙混过关才去读的《教父》),后来成了我的英文写作启蒙课本,知道了 Plain English 的精髓;

《超越感觉》,是我的逻辑启蒙教程,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复习,偶尔能想起来当年尚未被启蒙的我是什么样子,会怎样想事儿,于是就在感觉恍若隔世之中既极度庆幸又极度后怕——若是我当年没有被这本书启蒙,那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

(好书这东西,能读原版的话就一定要直接读原版,千万不要读译本——被坑了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被坑的,更不知道自己被坑成了什么样子……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26 岁那年,我把《超越感觉》这本书反复读了不下 10 遍。起因这样的:

某天上午,听一个人给我讲了一番道理,我觉得:“哇,好厉害!”

当天下午,听另外一个人给我讲了另外一番道理,我又觉得:“哇,好厉害!”

晚上躺在床上回想,突然发现这两个人所说的道理背后的根本竟然是矛盾冲突的……

我当场崩溃了——原来我是完全没有判断力的一个人!

哪儿出错了呢?明明两个人讲的是相反的东西,只能有一个人是对的,怎么当时我都觉得有道理呢?并且,最要命的是,我怎么在当时就根本没有看出来两个人的道理是相反的呢?

我害怕了。知道过往的自信都是错的了,那不是自信,那是自以为是……

想必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过去自己引以为傲的东西,原来这么经不起推敲。

好在我是一个喜欢直面问题的人。如果过去犯了错,改过来就可以了,没必要回避或者掩盖什么。

不论什么时候碰到问题,都先想解决方法,这是我长期以来养成的一个习惯。

即便到现在,也还是一样。不要总想着,当初如何如何,只要现在开始着手,就永远也不晚。

怎么办?我有个做图书馆馆长的妈妈,这事儿的好处是,从小就知道一个道理:

答案一定在某一本书里。

于是,我就钻进了图书馆。1997 年的时候,图书馆里已经开始有书籍的计算机检索了,我从“thinking”这个词开始找,一会儿就发现一个之前从来没有见识过的词组:“critical thinking”,又翻了一会儿词典,觉得“批判性思维”这个翻译很差,“独立思考”可能更好一点……

然后顺着“critical thinking” 接着找,找到了一本当时已经再版 5 次的书,《Beyond Feeling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就是它了!当时我想,以后这本书只要出一个新版,我就买,这一晃许多年过去了,现在 Amazon 上销售的是这本书的第 11 版。

(多说一句,现在电子书购买实在是太方便了!所以,能看原版书的就直接在 Amazon 上下单好了,即刻开始阅读!)

书里有这么一段,讲人的出发点(视角,perspective)会影响思考与判断,而后引用了一本书里的内容(Thomas A. Harris, I’m OK—You’re OK: A Practical Guide to Transactional Analysis),说人大抵上要经历这么几个阶段:

I'm not OK, and you're not OK

I'm not OK, and you're OK

I'm OK, and you're not OK

I'm OK, and you're OK

想想是这样的,我们在很小的时候,面对这个世界,被大人们占领被大人们主导的世界,再看看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当然就是第一种情况:“我不咋地,你也不咋地……”;面对家长和老师的时候,我们经常的窘境是:“我错了,你们都对……”

这种早期的状态,常常会影响绝大多数人以后的状态。早期的“被压抑”最终可能形成日后的“报复式反应”……于是,绝大多数人弄不好终生都在第二个状态与第三个状态之间反复穿梭:

要么你行我不行;

要么我行你不行……

大多数人永远无法进入最后一个状态:

我挺好的,你也挺好的……

不论是之前的文章,还是这周的文章,其实我们都谈到过类似的问题。

那就是尽量跳出一个非此即彼的状态,动用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去寻找共赢的结果。

我们经常听人说,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其实我们有机会,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快乐之上。

我挺好的,你也挺好的,其实大家都挺好的。

很多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因为永远也没有到达最后一个状态。

而想要达到这种状态,需要的并不是多么刻苦的努力,可能只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而已。

根源就在这里了:处于第二种状态和第三种状态的人,

着实见不得别人「的」好。

对,就是加上一个“的”字,我们就可能更容易看清根源。

“见不得别人好”。这里的“好”是整个状态,包括“变得更好”。

“见不得别人的好”,则是指“见不得别人的好处,好的地方”。虽然对方有不好的地方,但他同时也有好的地方。

但是因为那些不好的地方,所以好的地方完全被否定被掩盖,就是我们说的“见不得别人的好”。

加上一个“的”字,我们的注意力所处的地方就不同了——我的意思是说,别人不好的地方就不好罢,但我们应该有能力看到别人的好的地方——很多时候,你会发现,那些优点、那些好处,只不过是被我们自己的“有色眼镜”掩盖了而已,它们就存在于那里,它们就是在发挥它们的作用,无论我们自己是否看到。

因为要比出个胜负,分清个好坏,于是,处于第二种状态和第三种状态的人总是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不好”,而不是对方的“好” ,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错”,而不是对方的“对”……久而久之,变成了盲人却又不自知,这方面的元认知能力彻底被阉割,结果是,永远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别人的不好之处,说实话,对他们来说,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舒服。

对于缺乏元认知能力的人来说,这个世界上只有好人和坏人。

但是对于开启元认知能力的人来说,每个人都有优缺点。我们既不会因为一个人的优点而忽略他的缺点,也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缺点而无视他的优点。

看得见别人的好,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

别人的优点你可以拿来参考,别人的缺点你可以拿来作为提醒。

如果你心态足够好,其实是可以在周围所有的人身上学到不少东西的。

双重标准就是这样形成的:

看别人的时候,注意的是「错」与「不好」;

看自己的时候,注意的是「对」与「好」或者「更好」……

于是,大多数人就这样自断了“后路”——永远停留在第二个或者第三个阶段里,反复穿梭却无法突破,永远不可能进入最后一个状态。

道理说清楚了——我当时也看明白了。结果呢?

结果是,我直到 2007 年,35 岁的时候,才有一天突然反应过来:

都快十年过去了,我才确定自己多多少少进入了第四个阶段……

更可怕的在后面,到了 2014 年年初,又过了一辈子之后(对我来说,七年就是一辈子),都快 42 周岁了,才有一天突然反应过来:

其实,我是最近才彻底开始觉得谁都挺好的……

我一直在反思:

这事儿怎么就这么难呢?!竟然难到需要我两辈子才能突破呢?

可能的解释是这样的:

你在某个或某些方面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普遍承认,才可能真正做到心态平和。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必再主动费心去比较了。否则,你就像所有正常人一样,不断地把注意力放到“证明自己”上去——并且常常“用力过度”乃至于“姿势走形”……动不动就“演砸了”,乃至于还要花时间花精力躲到角落里“舔伤口”,或者“硬着头皮死撑”——反正无论哪一样都不是有利于成长的事儿。

比较是没有尽头的。

漂亮的没学识,有学识的没身材,有身材的没背景,有背景的没能力……

有这样比较心理的人,不是在努力证明自己可以,就是在努力证明别人不行。

但实际上,不论是哪一种证明,都没有多大的实际用处。

因为如果它是真的,即便不证明,大家也都看在眼里;而如果并非如此,那你就不是在证明,而是在演,甚至在装。

总之注意力浪费了,时间也过去了,但是自己却没有因此成长哪怕一点点,这才是最可怕的一件事。

对,关键就在于这里:

无论如何,都要把一切可能的注意力都放到自己的成长上去。

这是我们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事实上是“通往任何自由之路”的根本。

回顾我自己的经历,两次突破其实都一样,都是在获得一定程度的财富自由之后发生的——可能是因为经济压力的确是生活中能体会到的最大压力罢?也许若是这方面不用跟别人比了的话,其它方面更无需跟别人比了罢?

然而,只有到了第四个阶段,才知道第四个阶段的惊人之好……

你竟然可以从那些“原本你可能讨厌的人”的身上学到大量的好东西。

更为惊人的是,由于你能更多地、不断地看到别人的好,你所身处的的的确确比原来要美好太多了……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多多少少好奇,过去那么多年里,我错过了多少实际存在的美好呢?而且,若是错过了,肯定只能怪自己。

我猜,关于“境界”的说教,你早就听了无数遍;我也猜,你很可能跟我一样,道理明白了,就是做不到……(其实是:“并不总是能做到”,这两个措辞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在这里,我所说的是另外一个路径:

首先,尽量用我的经历来向你说明第四个阶段之美好,也告诉你进入第四个阶段确实难上加难;

其次,早就与你沟通过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性与锻炼方法;

最后,要求你在这件事儿上主动应用元认知能力……乃至最终养成习惯。

每当你发现自己正处于第二个阶段,或者第三个阶段,或者在这两个阶段之间穿梭的时候,启动你的元认知能力,告诉自己:

不对……

我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之上;

我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别人的「错」与「不好」之上;

若是我有空闲的注意力,可以去看看那些人哪儿做对了?哪儿做得很好?以便我能吸收经验,获得成长?

看不见别人的好的人,通常也很害怕别人看见自己的不好。

这就像我们之前谈到抱怨时说过的那样。对于周围人的抱怨,实际上归根结底是对于自己的抱怨。

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动用自己的元认知能力,把注意力从别人的“错”或者“不好”上拿开。

另一方面,我们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它会让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无暇和别人做无谓的比较。

等到你真的好起来之后,你会自然发现,别人身上其实也有很多优点值得学习。

总有些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与他人比较,最终发现当下的自己就是不够 OK,在这样的时候,就要启动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告诉自己:

我们是活在未来的人,所以,即便是要比较,应该比较的是未来,而不是当下……

我们当下的任务其实只有一个:成长——果真如此的话,我们其实是无论如何都不怕比较将来的……

这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几乎是唯一靠谱的方法论——绝大多数人都还在“尚未被这个世界认可”的状态,所以,仅凭“心态”是不可能调整明白的,“修养”这东西,又不是想想就有的,所以,若是真的有工具,那只能是我们的,那个“我们原本都不知道它存在”的,靠我们自己“不断刻意训练”才逐步获得逐步加强的「元认知能力」了。

最后,再叮嘱一句:「证明自己根本不重要,成长才重要,因为成长若是成真,证明自动完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94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93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9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18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0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53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9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5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7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11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88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18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3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6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95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