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随笔

如果今天必须要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些什么,我想简单谈一谈世人都讳莫如深的死亡话题。


关于sw,虽然是和【出生】一样的人生必经之路,但是因为“不吉利”,因为某种隐秘和迷信的色彩,而成为禁忌的,不能宣之于口的,公然讨论的话题,反而变得更加的讳莫如深,谈之色变。但是sw,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旅程,无法避免也无可奈何的,就如同幸福值得被精细的研究和讨论,sw应当享受同样地位。


因一个个体的物理性sw而受最大伤害的一定是亲密关系里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即伴侣和子女。如同在地震后,震后余生的人会有一定的心理创伤,心理应激性,那些被留下的人如果不能处理好sw带来的悲痛和失去,也会失去生活的活力。小时候常说父母子女的关系是——“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但往往“你”是怀着欣喜祝福耐心来陪“我”长大的,而“我”常常是厌倦不耐烦害怕的心态陪“你”变老的。“我”会厌倦“你”的健忘,对“你”使用手机无能而不耐烦,也害怕于“你”的骤然离去和戛然而止的生命。


记得周国平的一篇文章中关于父母子女的人生路大意是这样解释的,“父母在,无论子女几岁,都会觉得有安全感,因为子女的来路依然清晰可见,而去路是虚掩着的,不那么明确的;父母不在,子女就在那一瞬间老了,来路会在往后的日子中渐渐模糊,直至完全消失不见,而去路却在一天天的清晰起来。”当时读到只是粗粗能够理解大意,如今经历过一些体己事件,想到这番话,心境是更理解语境了。


《寻梦环游记》中让我印象格外深刻的一句话是,“一个人有两次死亡,第一次是物理性的生物学死亡,第二次是灵魂意识的永久消亡,如果世界上所有人都忘了你曾经的存在。”

sw对于已逝的人而言,是永远失去创造和更新的机会,对于存者而言,是他们生命轨迹,生命连接的消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连几天,心里像灌铅一样沉重难受。起因可笑,是因为我跟了三个月的健身教练突然辞职,在我两周内签了三份合同,最近一份...
    路人天真阅读 1,007评论 0 1
  • 文/傲雪如梅 从1980年到2016年,在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下,中国诞生1.76亿独生子女,这些幼时饱受宠爱的...
    傲雪如梅阅读 6,934评论 5 16
  • 在这座熟悉的城市里开始安静的生活,就像是很多年以前,做了一个遥远的梦,然后梦醒了,会发现,呈现在眼前的都是梦中的样...
    在昔阅读 3,741评论 0 4
  •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是这本书的简介,也是核心向要表达的思想... 丈夫詹姆斯,怎么...
    葉藏阅读 3,529评论 0 1
  • 曾遇到一个极其不解的事,因为无解,所以印象很深。 在深圳时,有个熟悉的长辈,广东人,膝下一子二女,儿子排老二。 这...
    _德成阅读 3,627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