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吃货们对这句诗应该很眼熟,这可谓是对“刷肉火锅”最美的描写了。不错,今天咱们要聊得就是如今红遍大江南北的料理——火锅,它还拥有一个充满仙气与诗意的名字——拨霞供。这名字的来历还得归功于南宋美食大家,林洪。
话说某一日,林洪到武夷山游玩,拜访好友止止师。正好遇上了大雪天,还猎得一只兔子,但没有厨师烹饪,怎么办?止止师就建议道:“我们山里常见的吃法,就是把兔肉切成薄片,用酒、酱、椒料腌制一下,把风炉放在桌子上,炉上架锅,放半锅水,等水烧开后,每人拿一双筷子,自己夹着肉放在开水里,摆动涮着吃。还可以随个人口味喜好,蘸调味汁吃”。入口一咬,一种鲜美泼辣的味道立即便激活了味蕾,令人难以忘怀。
后来过了五六年,林洪去了京城,在杨泳斋的宴席上又看到了这种吃法,只见水花翻动,红色的肉片若隐若现,就好像天边远处的晚霞一样,林洪顿觉当年武夷山之行恍如隔世啊。于是就作诗云:“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醉忆山中味,都忘贵客来。”
这道充满诗意的拨霞供,仔细一对比,可不正和咱们今天常吃的涮肉火锅一样一样的嘛,可能因为这名字太阳春白雪了,没有“火锅”接地气,所以名声不显,反而是“火锅”这个叫法广为流传。
有人就说了,那“火锅”是不是就从宋朝开始出现流行起来的?其实不然,火锅最早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商周时期,别的不说,大家最熟知的鼎,就是火锅最早雏形,在《韩诗外传》中记载,古代祭祀或庆典,要“击钟列鼎”而食,即众人围在鼎的周边,将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分食。这和如今“火锅”的吃法不就很像么。到了战国时期,时人以陶罐为锅。
到汉代,考古发现了东汉文物“镬斗”,其形状类似如今火锅的简易版,下方有一个燃烧燃料的凹槽,用以煮熟食物。在近年发掘的海昏侯墓里,也在陪葬品中发现了火锅炉,所以在汉朝,火锅已颇具今天的风采了。
三国的时候,有一种器具叫“五熟釜”,底有三足,鼎内成铜钱型,将鼎分成五个部分,不同的部分可以煮不同的食品,这不就是古代版的“鸳鸯锅”嘛。到宋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十分常见,当时的士大夫阶级崇尚野味,食野兔之风尤盛,这也就是为什么林洪在远离喧嚣的武夷山和繁华的京城都能碰到这道“兔肉涮锅”,即“拨霞供”。
元代,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到清代,火锅不仅在民间流行,皇帝嫔妃也成了火锅的资深爱好者,比如说乾隆爷,他一年就可以吃两百多顿火锅。而且是变着花样吃,春天吃的是“炖酸菜热锅”,夏天吃的是“野意热锅”,秋天是“燕窝葱椒鸭子热锅”,至于冬天更是鸡鸭鱼羊,顿顿火锅。
如此看来,对于火锅,几千年下来我国人民是一脉相承,矢志不渝,真的是真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