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温暖小贴士
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好!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各种致病菌生长、繁殖加快,加上气候变化无常,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虽然春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握手]
在此,温馨提示广大家长
1.结合预防指南,密切关注小朋友身体状况。
2.建议在小朋友上学前,放学后,进行居家体温检测。
3.一旦出现孩子发热、咳嗽等症状,请结合实际情况,考虑请假、居家休息观察。
4.如症状较重,请点击每日晨检链接,进行请假与详情记录。[送花花]并尽早前往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三连]让我们用细心与耐心,一起为小朋友们做好春季疾病预防。[平安健康][送花花][送花花]
(一)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二)手足口病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并发脑膜炎、心肌炎。
(三)水痘
是儿童常见的出疹性疾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症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患者发病前有低热、厌食、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1~2天后出现皮疹。
(四)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
俗称“痄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下向后呈弥漫性肿胀,并有明显的压痛。一般先从一侧开始,然后是双侧。肿大约 2~3 天达高峰,持续4-5天后逐渐缩小。也可累及颌下腺和舌下腺;张口咀嚼食物,或者吃酸性食物,疼痛明显增加;可能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
(五)小儿荨麻疹
俗称风疹团,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大小不一的红斑性及水肿性反应,常伴瘙痒。风疹极易引起暴发传染,冬春季发病为高发期,易感人群为1~5岁的学龄前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皮肤在起病1~2天内出现红色斑丘疹,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以及结膜炎。
(六)新冠病毒
近期全国疫情多点散发,请广大家长提醒小朋友时刻绷紧常态化防控的弦,做好自我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一米线”,不扎堆,不聚集,减少非必要人员流动,共同构筑疫情防控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