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发布了秋裤预警地图,必穿秋裤的警戒线已经划到了长江以南。按照预警地图的指示,北京的同学不仅早就应当穿秋裤,而且已经接近“不穿秋裤则die”的速冻区。
至今没有穿秋裤的我拖了全国人民的后腿。
每年冬天回南京,一件毛衣是标配,出门也就加一件羽绒服。常常被穿了三件毛衣、甚至一条毛裤的亲戚朋友关心:“哎哟,你怎么穿这么少?受凉不得了!”
是的,你没看错,毛裤。
在北京,没有毛裤这种物种,商场里也买不到。
但是在南京,毛裤就是过冬的标配,你可以装酷不穿,但你不能没有。
你妈喊你穿秋裤这种情况在南京不存在,因为在南京,你妈只会喊你穿毛裤。
至于我这种胆敢连秋裤(南京人叫棉毛裤)都不穿的异类,在南京就算被冻死也是没人同情的。
来北京12年,我已经没有毛裤了,也没有一件大到可以在里面穿得下另一件或者另两件毛衣的毛衣。所以,每年冬天就只能穿着一身活该被冻死的行头回南京过冬。
南京没有暖气,室外5度,室内也是5度,拜长江和秦淮河带来的水气所赐,冬天的南京就像一个雾蒙蒙的冷柜,零度保鲜的那种,又湿又冷,南京人就是那个冷柜里的冻鱼。
跟暖气区的人民相反,南京人冬天出门穿的可能还少一点,因为外面有太阳,把身上的水气晒一晒就没那么冷了。回到家一定要穿棉大衣或者羽绒服的,边抖边吃饭,边抖边写作业,最后上床在抱着潮乎乎的被子再抖一会儿。是的,只要再抖一会儿就好,因为你的身体已经把被窝捂暖和了。
有一年冬天,我妈来北京,我从冰箱里拿出冰淇淋孝敬她。我妈用看怪物一样的表情瞪着我:“冬天怎么好吃冷饮的呀?当心受凉发烧啊!”
我笑了笑不说话。
过了几天,我妈让我再买点冰淇淋回来,她觉得靠着暖气吃冷饮是一种享受。
上幼儿园的时候,家住得远,爸妈早上骑车送我,路上要半个多小时,我妈怕我被冻死在路上,于是我就成了全班穿得最多的那个小孩。棉毛衫、棉毛裤是一定有的,三件毛衣、一件棉服、毛裤、棉裤,被裹成一个球的我只能站着,两只手臂无法自然下垂,活像庄稼地里用来驱鸟的稻草人。
我家小孩冬天出生,我太太听从闺蜜的建议,从南京请来一位月嫂。
第一次来北方过冬的月嫂大姐如临大敌,跟我们说冬天生孩子一定要注意,产妇要带暖,孩子更要带暖,万一生病不得了。
后来发现家里暖气烧到26度,于是我太太就穿一件家居服做完了月子,小孩一身短袖都嫌热,天天要我扇扇子才肯睡觉。想想真是作孽,南京的小孩还在冰窖一样的被子里发抖。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暖气和秋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