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辈人说,每个家里,无论你有几个儿子,几个女儿,最终只有一个孩子,门丁兴旺,荣华富贵,而其他的子孙皆会慢慢凋零。
看看朱元璋,我明白了个大概。
朱元璋的爹,朱五四,共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要不是被饿死,估计还能生,不过生了也没用了,因为朱元璋已经存在,其他人都将是炮灰。
朱五四的大儿子是饿死的,留下一儿一女,儿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洪都保卫战的守城指挥官朱文正。
这个朱文正可以说是不可多得军事人才,尤其在防守上相当厉害,可惜在洪都之战后,因为对朱元璋的分封不满,导致怨气丛生,做了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更有甚者说他有勾连张士诚谋反嫌疑。
所以,朱元璋对这个又爱又恨的亲侄子,生了杀心,得亏马皇后求情,勉强留下性命,但一生被软禁,30岁便抑郁而终。
朱文正有一个儿子朱守谦,后来被朱元璋悉心培养,还封了藩王,可惜这个侄孙不争气啊,欺压百姓,无所不为,朱元璋两次贬庶,两次恢复,但是死性难改,最后不得已放弃了。这个侄孙活到32岁,也艮屁了。
好在,朱守谦的长子朱赞仪,不像父亲和爷爷,为人正直好学,谦恭有礼,朱元璋一直没有忘记这个孩子。朱元璋驾崩之后,朱赞仪被朱允炆封为靖江王,也算是给这一脉有个交代。
朱五四的二儿子,在父母饿死后,带着儿子朱旺四处乞讨,最后父子双双陨命。
朱五四的三儿子,因为贫困做了赘婿,可惜倒插门不久就死了,没有留下一儿半女。
再说朱五四的大女儿,嫁的早,家境也不好,在朱元璋早期起义时,有一回被元军追击,想到她家避避难,大姐和姐夫怕受连累,拒绝了。
朱元璋为此一直积怨在心,当然这个大姐后来也没有活太久,没有留下儿女。
朱五四的二女儿朱佛女,是朱元璋最爱重的人,在最困难的时候,二姐和姐夫李贞竭尽所能接济他们。
可惜朱佛女也在逃难路上病死了,年仅35岁,留下一个13岁的儿子李文忠,也就是后来的奔袭大将军。
后来李贞带着儿子投奔了朱元璋,朱元璋是个知恩必报的人,他把李文忠当亲儿子一样培养,把李贞当亲哥一样照顾。
可惜天妒英才,李文忠戎马半生,赫赫有名,为朱元璋立下汗马功劳,却在40岁时,因病终结了生命。
到此为止,朱元璋所有的血脉亲人,几乎都死光了。对了,李文忠倒是有一个儿子,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草包将军李景隆,可把后来的朱允炆害苦了,结局也是终生幽禁。
朱元璋活了70岁,生了26个儿子,16个女儿,而他的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却都早亡,且几乎子孙殆尽,除了大哥和二姐算是留下一点不温不火的血脉外,其他的颗粒无收。
这是命数和气数吗?
根生几枝,一枝满园,看了朱元璋,我确实有点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