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轸之死
秦军偷袭郑国无功而返,在崤山又遭遇了晋军的伏击,全军覆没,领军的三员将领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全部都被晋军俘获。晋文公的遗孀文嬴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很是为自己的父亲着急,就到了宫里去游说晋襄公说:“这三个卑鄙小人离间我们两国的关系,我的父亲对他们也是恨之入骨,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将其千刀万剐。他们横竖都是个死,倒不如你把他们送回秦国,我的父亲一定会把他们杀掉的,也省的你再费心了。”
晋襄公此时还只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没有太多的政治经验,听了这个话也不知道该不该把他们放了。但是拗不过文嬴的一番劝说,一时心软就把秦军主将都放走了。到先轸去朝见晋襄公的时候,问起该如何处置秦军战俘,却听说国君已经把那三个人放了,顿时火冒三丈大骂道:“武人们拼尽全力在战场上把他们抓住了,结果就因为深宫妇人的几句话就放走了,这个时候你心慈手软把他们放了,他们回国之后必定会找我们复仇,你这样做会把晋国推入危险的境地的知道吗!”说完之后先轸也顾不上礼节,在国君面前唾了一口扬长而去。
面对先轸如此的无礼,晋襄公不但不敢发怒,反而像做了错事一般没了主意,踌躇之下赶紧派自己的师傅阳处父去追赶孟明视。阳处父日夜兼程追到黄河边上的时候,那三人已经上了船,正要渡河到对岸去。面对这般情景,阳处父急中生智,他解下了自己战车左边的一匹马,到岸边喊住了孟明视,说国君派他来给三位送行,要赠给他们一匹宝马。
三个人好不容易死里逃生,一路上马不停蹄地逃命,就是害怕晋国人会反悔。这个时候刚刚上了船,松了一口气,晋国的追兵就到了。眼见阳处父用一匹马就要把自己骗回去,以他们的阅历,怎么可能相信这些呢?于是为首的孟明视就在船头上叩头说,“承蒙贵国的恩典,没有用我们的头来祭祀,允许我们回国受戮。我们是败军之将,戴罪之身,回国以后寡君对我们明正典刑,也算是死而无憾。若是能够侥幸得到寡君的恩赦,三年之后必将拜谢贵国的恩赐。”阳处父知道自己已经无能为力,只能任由他们渡河而去。
孟明视一行回国的消息传到雍都,秦穆公早早就穿着素服住在郊外迎接他们。到孟明视回到雍都的时候,秦穆公更是对着被释放回来的将士嚎啕大哭,说:“我没有听蹇叔的话,鲁莽行事,以至于让三位将军身受囹圄之苦,是我的罪过。”
为了表示自己的悔过之意,他继续任命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执政。尽管有各种势力暗中怂恿,蛊惑秦穆公要杀掉孟明视,秦穆公还是不为所动。这些也都在先轸的预料之中,符合秦穆公的一贯做法,秦穆公如今已经抱定了复仇的决心,因此要团结国内贵族,继续使用哀兵之计鼓舞国人与晋国决战。
这种做法与当年韩之战时如出一辙,秦国相对于晋国来说虽然弱小,可是一旦群情激愤,斗志被激发出来,晋国未必能够占到什么便宜,即便是能够顺利击退秦国的进攻,也必然要付出很高的代价。因此先轸才在晋襄公面前说:“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英雄遗恨
崤之战后两年,也就是晋襄公二年(公元前626年)冬,经过三年的筹备的秦军,在孟明视的带领下起兵伐晋。十二月,晋国出兵御敌,晋国的中军将是先轸的儿子先且居,赵衰为中军佐。十二月初七日,两军在彭衙相遇,秦军大败。由于孟明视之前曾说过,三年后要拜谢晋国的恩赐,这一战又刚好发生在崤之战的第三个年头,因此彭衙之战又被晋人称作是拜赐之役。第二年秋天,晋国以霸主身份召集了郑、宋、陈三国伐秦,攻取了汪邑和彭衙,作为对秦国的报复。
秦国经过两年的准备,未能打败晋国,使得秦穆公对孟明视的信任打了很大的折扣。左传上说秦穆公继续任用孟明视,修明政事,重施于民,使得秦国国力得到了提升,因此赵衰就说秦军如果再来报复,恐怕会难以抵挡。这似乎是在为儒家推崇的德行作注脚,但是其论证逻辑却很不严密。秦军的难以抵挡和秦穆公重用孟明视这两件事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相反,如果注意一下之后秦军的再一次报复之后就会发现,恰恰有一件事情在左传上没有体现出来,但却至关重要,那就是秦穆公剥夺了孟明视的军权。
晋襄公四年(公元前624年)的秦军伐晋,秦军的统帅不再是孟明视,而是秦穆公本人。秦穆公复仇心切,因此剥夺了孟明视的军权,但是为了保持秦人的复仇心态,他没有处罚孟明视,而是让他专心于扩充国家财政。孟明视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竭尽所能地榨取国人财富,使得秦国的政治机器超负荷运转,以期在未来的决战中战胜晋国。秦穆公年迈力衰,对于霸主地位有着不一般的渴求,晋国破灭了他的霸主之梦,让他急火攻心,此刻早已下定了鱼死网破的决心。赵衰对此深有体会,因此才对秦国有所忌惮,却并不是真的忌惮孟明视主政的所谓德行。
秦军伐晋时,刚渡过黄河,秦穆公就下令焚烧战船,破釜沉舟,以示必死。秦军将士同仇敌忾,众志成城,一路上也是势如破竹,攻取了晋国的王官,一直打到了翼都的郊外。但是晋国人并不想与秦国同归于尽,因此采取了深沟高垒,坚壁清野的政策,所有军队都退回城中坚守不战,任由秦军在晋国的城池之间横冲直撞。秦穆公气势汹汹而来,没料到对手并不是晋惠公,不愿与他们决战,只好悻悻然地从茅津渡河,到了崤山谷地,为四年前阵亡的将士修筑了一座公墓才回国。第二年,晋襄公帅师入秦,重兵围刓(陕西澄城东南)、新城(陕西澄城东北),攻克新城而退,算是对秦军王官之战的报复。
崤之战后,秦国经过多年的运作和准备,与晋国进行了两个回合的战争,却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而秦穆公本人也因为心力交瘁,于晋襄公七年(公元前621年),怀着霸业未成的绝望离开了人世。弥留之际的秦穆公,还想着自己未竟的事业,于是用了177人为自己殉葬,决心在死后继续任用这些贤能之士,让自己在黄泉之下成就霸业。然而遗憾的是,秦穆公的这些举措,透支了秦国的经济力量,也斩断了秦国多年来尚贤任能的风气,使得积贫积弱的秦国进一步陷入了衰落之中,可谓是自废武功。
几个月后,年仅二十多岁继位仅仅七年时间的晋襄公,也突然间留下了一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撒手人寰了。伴随着两国国君的去世,两国之间的恩怨本该就此了结了,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久之后,围绕晋国君位的争夺却使得秦晋两国产生了新的恩怨。而这件事,似乎也意味着晋国霸业中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