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节提到过,公司上市后由于股权过度分散,造成普通投资者难以产生主动监管公司的动力。那么不同国家如何解决股权分散的问题呢?
金融制度区别一:中美如何解决股权分散、吃大锅饭的问题?
美国:严刑峻法、鼓励敌意收购。(见上一篇文”如何避免股市偏离基本面?“)
中国:以和为贵、家族控股。
谈到中国的家族控股,李嘉诚堪称范例。他通过持有40%长江实业的股份,再通过长江实业控制子公司和记黄埔49.9%的股份,以40%*49.9%=19.96%的实际出资额实现金字塔式的层层控股,使用较小的资本撬动获取更多的控股权利。通过家族控股模式,原来投资者担心的公司管理层不作为的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身兼管理者和最大股东的角色,家族成员会有意识地为公司决策的盈利能力做考虑。
据统计,香港67%的上市公司由家族控制,香港的top15家家族企业的资产规模占香港GDP的84%。然而,家族控股模式使得资本的流动通常仅发生在各家族企业之间,降低了资本的流动性,削弱了市场的创业创新潜能。同时,如何监管这些家族管理者本身也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在中国,以集团中的子公司上市为主,利用上市子公司兼并未上市公司来实现变现。集团公司则一般不上市,用以保障集团公司股权的集中性。而在西方,以GE、微软为代表的美国公司,则通常将集团公司上市,子公司上市后的股权分配给各股东,而不是留在集团。例如Coco Cola公司将瓶装生产公司上市后的股权分配给了集团的各股东,在维持业务间独立性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公司股东对子公司的自发监管意识。
小结:
为了达到监管公司的目的,中美发展出了与当前国情相适应的不同监管模式。西方资本市场强调的是严明法律、鼓励竞争与优胜劣汰,而中国资本市场强调的更多的是集中监管、和平解决纷争。
金融制度区别二:企业的融资难度与金融市场监管的严格程度。
美国:美联储独立于政府进行决策;公司注册资本为0;无盈利企业也可在纳斯达克实现IPO。
日本:注册资本为84万人民币。
英国:注册资本为64万人民币。
中国:证监会干预较多,要求增发股票的公司在增发的前三年实现年年分红;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000万人民币;A股上市要求严格,大部分公司通过借壳方式实现上市。
满足“草根”融资需求的美国创投基金
二战后的美国,受益于战时科技与军事的发展,许多退伍老兵选择创业以寻求军用科技的民用化发展。然而,富人的资本通常投资给富人,这些创业公司无法融到资本。于是出现了封闭式公募基金,这类基金从草根群众手里募集资本,再投资给草根创业者。然而,这类基金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人群,譬如依赖退休金生活的老人。
为了解决封闭式公募基金的问题,而后出现了各类创投模式,例如招揽高净值人群组建有限合伙制私募创投基金,以这种模式来避免严格监管。创投基金最终的退出通道依赖于公司的IPO,上市后会将公司标的股份/变现现金按比例分给投资者。
美国的创投模式在上世纪90年代由海归创业者逐步引入中国。针对创业公司不同的阶段,如初创期、发展期、扩展期、成熟期、pre IPO阶段,资本市场也发展出了与各个时期相对应的投资基金,例如创业投资、发展资本、并购基金、夹层资本、重振资本、pre IPO资本等等。金融体系随着市场需求变得愈加细化。
”草根科技公司的天堂“-纳斯达克
纽约证交所成立于1792年,是美国成立最早的一个交易所。因其资历,成为了美国各大精英公司争相竞争上市的聚集地。由于各大公司均想通过纽约证交所上市,因此入市门槛设立的很严格。
直到1971年,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成立,为草根创业者带来福音。纳斯达克交易所从一开始便没有如同纽约证交所一样的物理交易大厅,而是采用计算机联网的方式做电子交易,奠定了该交易所新技术的形象。即使是没有盈利的公司,也可以通过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上市,譬如亚马逊、Facebook、谷歌、苹果等,大部分现代科技公司均通过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上市。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的出现进一步为创投基金的退出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与创投基金联合为草根创业公司提供融资一条龙服务的纳交,进一步激发了市场的创业创新活力。
中国股市强制分红政策的历史渊源
中国股市的强制分红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官利制度(以晚清为例)。出现的原因有二:第一,晚清股市资本的流动性差,卖出股票时很难快速找到接盘人;第二,经营与投资分离,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较为严重,对于投资者而言股票仅仅代表交易符号。出于这两点考虑,定期给予投资者以红利能够帮助他们缓和焦虑,增强投资信心。并由此延续至今。
小结:
参考中外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对注册资本的要求越少、政府干预越少的国家,越有利于草根人士的创业,越有利于减小贫富差距。
参考来源:“陈志武教授的金融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