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90后已经开始成为父母,95后的年轻一代仍在继续着自己的道路,或结婚、或即将毕业,现实的压力即将来到这群人的面前,他们可能在家人的教育之下,和学校的教育之下明白了社会的困难重重和尔虞我诈,转而去向现实低头,适应这个社会。这也是从小就学会的道理,当你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时,试着去改变自己,而不是改变环境,这被称为适应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几乎所有人都放弃了理想,因为不现实,因为他很难实现,因为前辈们说,这是不可能的,你以为谁都可以成功吗,这是理由,也是劝告,让你迷途知返,让你接受社会的残酷现实,和你那天方夜谭的理想。
我之前听过这样一句话,毁掉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是一位长辈说的,我不明白,什么时候社会教会我们的是这样的东西,是什么样的人说出这样的话,从前人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人们说你喜欢的事会毁了你自己,在中国唯一的出路是高考,可城市发展程度的不同,意味着资源的流失与增长,意味着在城市生活的人们的眼界和孩子的教学资源,也是起跑线。当所有人步入社会的那一天,竞争开始了,不管城市的大小,都需要,厮杀,即便成功,还要面对在行业里的内卷,这样的情况下,倘若不热爱自己的工作,支持人们继续下去的只有薪酬,那么人们究竟是为了钱而活着还是为了生活,钱不可或缺,什么东西的前提都是钱,这是现实。
理想,可以变成钱,很难,天时地利人和,方可成,但前辈会说,即使天时地利人和也不行,也不一定会成功,即使成功也是少数,也不会是你。我见过之前满是抱负的年轻人,一步步变成一个不再相信自己能成功的人,甚至于他都还没做过他要做的事,还没试过,只是被前辈们教导,后来人们说他长大了,他看清了自己的处境,倒不如说他是屈服了,不再相信自己了,前辈们没有做过的事,他们说你们还没看清了社会的险恶,还没遭受社会的毒打,还没碰的头破血流,等你头破血流的时候就知道了,现在的生活有多好,即使你不喜欢,但可以吃饱。
安稳似乎早已成了现在所有年轻人的习惯,追求的是安稳,不再去为了什么事孤注一掷,因为有人告诉他们,孤注一掷,就是自讨苦吃,就是死无葬身之地,他们怕了,他们在长期的教育下明白了,那是对的,自己以前是错的,是不成熟的,是完全无知的年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们认为和他们看的多,这些告诉他们,他们告诉你们,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社畜只能是社畜,不会变成别的,只能为了生活而被别人温水煮青蛙,认为这就是安稳,继而慢慢死去,平淡,却也是最满足,最舒适,年轻人看着这样的舒适,不再相信自己想走的路,不再去追求失败与成功,因为他们被告知失败的代价,他们承担不起,而说者和听者都未尝过失败的滋味,而这都是所谓的经验,这样的说法让很多人不适,觉得这是在说胡话,如果理想那么容易实现,如果人人都能做自己喜欢的事,那又怎么可能,那是不现实的。
因为他们都被反问过:你会什么?
我可以学。
哼。
现实吗?
为什么不。
你以为那么容易,别傻了。
好吧,你说的也对,我应该安稳点,不去追求那些不切合实际的东西。
这是现实与理想,可谁又知道如果一条路走到黑究竟是死还是生,也许你缺的是一份坚持的心、比平常人强的毅力和知识,以及敢于在路上边学边走的能力,还有勇气。
不要用你的现在侮辱你的未来,你连相信的勇气都没有,还有什么资格得到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