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八年 公元1699年 夏
江南淮扬官道,当空的烈日晒得路上的沙石蒸腾着热气,两旁的树也蔫蔫的躺在路边,稀薄的枝叶并不能带来多少树荫,偶尔摆动几次枝丫也仿佛是在笑话着路上可怜的行人。一切都无比死寂,只有聒噪的蝉鸣声带来几缕稀薄的生机。
小李和他的父亲老王走在官道上,脚下踩着刚编制好的新草鞋,身上寥寥的披着几块布,算是遮挡着身子,满身的汗水不断洗涤着身子,只有头上斗笠遮挡住的小阴凉算是对自己的一点小慰藉。
他二人本是淮安府山阳县人氏,山阳县令仗着是淮安漕运总督的小舅子,滥用私权祸害民间、作威作福,占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几分薄地,还逼着他们交出家里的余粮。皇天后土,青天白日,可他们却在大清朝这片土地上活不下去。
听说康熙爷来了江南扬州府微服私访,这个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江南。老王便想着带着儿子踏上这上寻天子之路。
官道上的石子被晒的有些烫脚,小李总是走几步便要跳一下。小李擦着身上的汗,问他父亲:“老王,康熙这还叫微服私访嘛,闹的全江南都知道了。”老王抚了抚头上的斗笠:“毕竟圣上来巡查,当然要提前得知,各级官员好花时间收拾好准备巡查,要给圣上爷一个祥和的盛世景象”小李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官道上背剑的侠客,抑或是忙碌的行人,南来北往,川流不息。
2
“大好的天,怎么说下雨就下雨。”老王拖着小李紧忙的加快脚步,找了一个屋檐下躲雨。
他们脱下了身子上的衣服,拧了拧水,甩了甩便又披在了身上。任凭客栈老板娘再如何招揽,他们也只是摇摇头继续蜷缩在屋檐下。像他们这样的人,是没有闲钱买衣服和住客栈的。
老王紧搂着小李:“儿子呀,你可知道这个客栈可是前大明朝七侠镇的同福客栈传下来的分店,这客栈的白掌柜祖上可有一段佳话……”小李入神的听着,忘了此时的窘迫。
江南大雨连绵,二人相依入睡。
3
小李踩遍了官道上的石子,也再也不叫痛了。他们终于到了扬州府城。
他们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了府衙的大门下。敲起了门前的冤鼓。
扬州知府曹大人正端坐在书房里,刚带着康熙爷看完自己准备了很久的百姓的祥和安稳生活,安排下住宿,喘着几口粗气,饮了一口清茶,在书房悠闲的踱步。这时门外的冤鼓却咚咚的响了起来,知府喷出了嘴里还剩半口的清茶,差点踉跄倒在椅子上。“快快快!快来人把击鼓的人给我拉过来,再让圣上听见了,我扬州知府就完了!”
于是八个衙役架着小李和老王,把他们请到了书房里。知府见到他们来了,连忙破口大骂起了衙役们,“这是我最贵重的客人,你们这算是什么!快给我好好安排好上座。”说完便笑吟吟的给二人整理了整理衣装,亲自给他们倒上了自己刚沏好的清茶。
“不知二位来我扬州府是为何事呀?”曹知府问道,脸上依然挂着那和煦的笑容。老王沉吟了一会,吐出了这几天赶路的一口浊气,便颤颤巍巍的说出了自己来上访的事。“原来是要见圣上爷呀,没问题,我这就去给你安排,一定好好解决你的事,还你一个太平生活!”曹知府大笑三声。接着又和老王谈起了家长里短,这几年收成怎么样,小李这孩子上私塾了没有诸如此类。书房里时不时的一阵欢笑,圣上和天上的皎月早已安稳的入睡了。
月上府衙头,曹知府遣人好生安排了二人住处,出门目送他们远去,冷笑了一声,便摔门进了房间。
4
“儿子呀,怎么样,这知府大人还是很好说话的,只是我们住了这么久,却还不得机会见上圣上爷一面。”老王摸着小李的头说。“对啊,而且这地下也太潮了,不过几时还有几只老鼠蹿出来,住的我头都晕了。”小李皱着眉头,托着头说。
老王也叹了口气,安抚小李“这大人们也不容易,现在江南这房价涨的太高了,曹知府的十几套宅子也不方便,能给我们安排住处就很好了,而且天天还有这糙米和黄馒头,多么安稳。”
这时外面突然聒噪了起来,来了很多人,曹知府领着。“来人吧,把门锁给我打开”
老王父子二人连忙起来,想去找知府大人。可很多衙役们都挡在他们前面,让他们动弹不得。
“圣上爷已经回京师了,这次便不成了,想上访下次早些来吧”曹知府说,“下次来本大人一定咋再次好生招待。”说完,抱拳离开了。
剩下衙役们拖着二人出来了扬州府衙。
“唉,看来这次怪我们走的晚了,罢了罢了,下次早些来。只是今年没有了土地,又该挨饿一年。”老王坐在府衙前的石梯上,抚额皱眉。
下次可不能我们一定准备好,不能在这么劳烦知府大人了。老王默默想着,拖着沉寂的小李慢慢往家里走去。
5
数月后,秋风正起。
扬州知府曹破天大人,因对扬州府管理有方,百姓生活祥和安宁,被提拔至京师。
后来老王才知道他们住的地方是地牢,吃的是牢饭。
关外横尸遍野,圣上所到之处,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