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和我是在大学军训认识的,那时候因为身高差不多就被安排在一排,中间就隔了个左右手。
许是我生性欢脱,开的第一句口,从家乡到把我们拉在一起的高考,聊的尽兴,就这样顺理成章的我们变得越来越熟络。从那时候我俩几乎就形影不离,吃饭训练都在一起。
军训结束后分班是我俩是第一次被分开(准确来谁是第二次,因为我俩不在一个寝,还是楼上楼下),还好,大学有选课这件神奇的事情,我俩一拍即合,毅然决定和选课大军拼手速,好不容易选到了同时间的课,也因此比较快的认识了彼此班里的同学。有了这个强力胶,我俩更是睁眼闭眼都是彼此,一旦有谁落单,熟悉的不熟悉的同学都会理所当然的问上一句“唐唐怎么没和你一起”“宝丁去哪了”之类的话。就这样我们还沉浸在找到挚友的生活中日复一日时,有什么正悄然地扰乱着这平静。
许是唐的“宝丁,今天我想一个人走”,又或是“宝丁,你坐过去一个位置,咱俩中间隔开一个”,敏感的我有些许无措,唐的一句“我真的没生气”更是让我慌乱,这种“疏离”显然是和我“好朋友就得亲密”的认知是背道而驰的。我曾试着用玩笑和试探的口气在她之后提出类似请求的时候主动靠近她,她仍然笑着告诉我她真的没生气。即使这样我的心里仍不是滋味。
接下来我们沟通,我学着尊重理解,和自己的固有认知做斗争。后面我释然,这不是两个人的事情,是两种本没有任何交集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的碰撞融合。后来我们遇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会为了她计较以前的东西不开心,会因为她的“下一次吧”而难过过。但是却忽略了她在大夏天从学校给我取回意料之外的超大的快递,忽略了她突破自我的谈心。
我曾无数次认为我们的友情付出比是失衡的,自己主动的太卑微,可是却忽略了她的原本,忽略了她的改变,忽略了这些突破对她而言的意义。我在不经意间已经预设出了另一个她,一个最满足我所有期待的样子,当现实中的她渐渐清晰,一旦与我心中的她出现了偏差,我就不安会多想,甚至考虑过付出的意义。
可事实再一次的证明了这有多值得,当一切成为习惯,你在意的人自然能感受得到你的在意,她也会用她的方式回应你,可能仍然不是你想象的样子,但却是仅此一份的珍贵与付出。唐知道我爱闹爱开玩笑,她就静静地听我说,陪我闹。我知道唐习惯有距离的亲密,就在她舒服的范围放肆(现实是这种状况只是短暂地存在了一下,近距离亲密只是时间问题)。
最好的友情是当她把她的99%呈现出来的时候,你是否会接受那个不完美的她,我们都曾动摇不坚定不确定,好在我们相互理解,愿意去经营,当你遇见一份想要珍惜的友情的时候,在理解和耐心之后,继续相互温暖,剩下的1%就留给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