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女士发现丈夫出轨后,仍然选择不离婚?
在各种信息免费的当今社会,你会购买付费的专栏吗?
让我们暂停在这里,思考一下这两个问题。
其实,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业逻辑!
当人们决定一件事情时,不仅会考虑这件事情在未来对自已是否有利,还会考虑自已已经为此付出的成本,这部分成本叫做“沉没成本”。例如,当我们美丽的女士在买衣服时,不停地试穿、不停地与店员沟通,当店员几乎确定你会买这件衣服时,再跟她谈价钱,此时获得更低报价的概率会更高(倩倩曾经在一家很贵的专卖店试穿了十几件,终于选定了一款,你懂的,专卖店新款一般不打折,还没开口问价钱,店员就跑去找店长要优惠去了...);有些已经有了孩子的女士发现丈夫出轨后大多选择不离婚,因为她们自已在婚姻中付出的沉没成本太高,并非是真的舍不得这个男人(插一句,为了孩子也要离婚啊,这种渣男无形之中会影响孩子对未来婚姻的态度,女士们要自立自强啊);花钱买的书会比免费借的书看的次数多、付费的专栏更会让我们好好学习(倩倩的公众号如果是付费的,信不信,你会设置为置顶);许多人宁愿做着不喜欢的工作也不愿意跳槽,因为他们在工作、同事关系中投入过很大的精力,增设员工离职的沉没成本也是经理们该考虑的问题(比如给股份啊,离职后自动取消);明明已经不喜欢的恋人,仍然不分手,只因为时间太长,沉没成本太高了;买大件东西时,商家会让我们交一部分定金(对,不是订金哦,这两者可不一样),为了不损失这部分定金,你很可能会交全款买到并不是十分中意的东东,这也是优秀的销售在面对犹豫不决的客户时,常使用的套路噢!
钱,在人们心中是不等值的,我们会把钱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例如,生活必需品账户、家庭建设账户、个人能力提升账户、情感维系账户、休闲享乐账户等。如果把“付费的专栏”放在生活必需品账户中,我们一定不会买单,而如果商家在营销广告中引导我们把这部分消费放入到“个人能力提升账户”中,这对我们的诱惑力将大大提高!再比如,几百元的进口巧克力,普通人会嫌贵,如果商家换种说法“巧克力,一份浓浓的爱,送给最爱的人”,你会被引导着把巧克力添加到“情感维系账户”中,这个时候你会觉得买得值!
有什么感想,欢迎给我留言,你的留言也是我不断写作的动力哦,么么哒!